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音乐>>公告通知>>音教畅想之“老”为“新”用——记3月解小联校教研活动 
音教畅想之“老”为“新”用——记3月解小联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5-04-02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金燕南(天宁教育文体局)












 

 41日上午,解小教育集团六校联合音乐教研组开展了主题为新教材中“老歌”歌唱教学的研讨活动。活动分两大板块有序进行,研讨课的课堂分享、课后的设计理念交流、各校老师的评课互动,让我们在阳春四月收获满满。

                                                 聚焦课堂分享----老歌新唱

    两位风格迥异的年轻教师执教的不同年级新教材中老歌歌唱教学研究课,让我们领略到集团内年轻老师的课堂掌控魅力。居爱君老师执教的《勤快人和懒惰人》让学生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到不同速度,体会不同的音乐情绪。居老师很好的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放手让孩子自己在器乐伴奏中感悟音乐听觉的美与和谐,课堂氛围生动、学生参与主动。张铖老师执教的《银色的桦树林》这节课,让人感觉比较唯美,学生一直在一种美的意境中感受音乐、参与表现音乐,老师的语言和形象也很美,张老师善用教材、合理的将相关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和利用,合唱教学的进行也是根据学情及时调整目标,在欣赏活动环节更是由浅入深、从皮表到肌理,从主题旋律地哼唱,再到听辨不同音色的乐器,一直让学生畅游在乐海。

                                                        聚焦研讨分享----老题新谈

    两节研讨课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聆听两位老师诠释研究课的设计意图。在研讨评课时,大家就张老师课堂上的合唱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探讨各自在合唱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就不同生情、不同歌曲,怎样展开有效合唱教学展开讨论。大家互通有无,奉献自己尝试有效的方法来分享。居老师认为唱名手势的合理运用能培养学生对音准的高低感知,音级之间的距离感知对于合唱中音准的训练很有效。顾老师认为多进行学生内心听觉练习,尝试多声部的声势的训练。胡老师认为要因材施教,要分析自己的生情,各阶段的目标要求从低到高形成层次结构,同时也对因为专职老师短缺,导致学生音乐素养形成断层的问题感到苦恼,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研讨中,老师们对于课堂中的“特色学生”、改版新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各抒己见,探讨解决良方。特别就本次活动的主题“新教材中“老歌”的歌唱教学发表意见,吴老师说探索改版新教材的意图,明确各单元教学目标,各歌曲的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是否准确,对于课堂的组织教学很重要,虽费时但必行。张老师说教学如画竹,要“减肥瘦身”要化繁为简,不畏新教材,要追寻教学内容的简约美。

本次主题研讨活动扎实有效,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交流、分析磋商、研究探讨、合作互助,老形式新延伸的研讨活动让我们的专业素养不断有效提升。

撰稿/摄影:茅向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