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春天喷喷香——二实小访春课程二年级篇 
春天喷喷香——二实小访春课程二年级篇 
发布时间:2015-04-21   点击:   来源:第二实验小学   发布者:二实小办公室(第二实验小学)








      什么绿?蒜叶绿。什么香?蒜味香。谁最长?我们种的大蒜天天长。谁最忙?二年级的新竹娃这个春天有点忙。要问我们忙什么?请跟我来瞧一瞧! 

                                                     种下春天,丈量希望

      在二实小访春课程中,二年级的新竹娃们结合数学教材中《毫米和分米》的学习,一开学就捧来了花盆,挖来了泥土,细心地把白白嫩嫩的蒜瓣剥开,轻轻地插进泥土,静静地等待它发芽、展叶。自制花盆的展示会上,小朋友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怎样利用废旧材料,加上彩泥、水晶钻进行加工美化。随堂记录本上留下了蒜娃娃每天生长的痕迹,“老师,还不满1厘米怎么办?”“老师,比5厘米多一点点怎么写?”“老师,我的15厘米的尺子不够量了怎么办?”……在实际的操作中一个个问题冒出来,又在他们的探索和相互帮助中一一解决。每天清晨、课间,总看见孩子们拿着尺子、拎着喷壶,无比温柔地呵护着自己的小苗,并骄傲地宣布:“今天又长了2厘米”。 撒下蒜末,唇齿留香 一个月过去了,少则三五根,多则一大盆,大蒜挺拔摇曳,翠绿喜人。于是,清明作业诞生了:用自己亲手种植的大蒜,做一道春天的菜肴,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品尝。孩子们欢呼着捧着劳动成果回家了。蒜香牛肉、大蒜炒饭、蒜味鸡蛋饼、蒜末腊肉……一道道风格各异的菜肴发到了班级QQ群,同学们分享着第一次下厨的经验,更分享着色香味俱全的大餐。有家长感慨地说“平时从来不吃大蒜的,因为是自己种的,今天连汤都喝光了,还说很甜。” 

                                                      留下记忆,文字飘香

      种下希望、呵护绿色、品味收获,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所感,细心的语文老师指导孩子们用文字表达出来,并通过小组日记的方式让孩子们相互学习、相互分享,如何记录一件事,如何描绘一幅景,如何表达一片情。有感而发的文字带着温度,更带着成长的希冀。

      附学生日记:

      《种下希望》二(1)班 朱晋颐

      在这春天的季节,万物生发,我也在今天和爸爸、妈妈、弟弟一起在土里种下了大蒜。我们小心地把大蒜栽在土里面。蒜头朝下,蒜尖朝上,并且给它施肥。我们祝福它快快发芽,快快长大!

       《种大蒜》二(4)班 沈疏桐

      前两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种大蒜”。下午放学的路上,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奶奶,她说:“家里买了大蒜,正好给你用呢!”回到家,我找了一个没用的瓶子,洗干净,里面装满水,然后把大蒜头朝上,底朝下,小心翼翼地放进瓶子。奶奶说:“阳光下的大蒜更容易生长!”于是,我找了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将她安置好。沐浴在阳光下的大蒜就像一个“小笼包”,白白的,胖胖的,浑身布满了细细的条纹,真有趣!每天放学后,我都要去看一看“小笼包”,祈祷她快快长大!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今天放学后,我又像往常一样去看“她”,哇!“小笼包”头顶居然冒出了一个绿色的小苗,细细的、尖尖的,而她胖胖的身体下面也长出了密密麻麻白色的小胡须,太可爱了!我好激动啊!陪伴“小笼包”的日子里也让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恒心,坚持就一定能成功!

      《护大蒜》二(7)班 杨清岚

      孙老师让我们每人种一盆大蒜。早晨,大蒜就整整齐齐地排在窗前。每天我都兴高采烈地跑去看大蒜有没有发芽,还会给它浇一点水。可是过了几天,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大蒜依旧没发芽,我心急如焚。于是,孙老师就给了我一棵发了一点嫩芽的大蒜苗。我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我更加珍惜和爱护这棵小蒜苗了。我想只要坚持不懈,我的大蒜在我的细心照顾下一定能发芽。 

      《品大蒜》二(7)班 仲馨如

      前阶段,孙老师让我们每人种植了一盆大蒜。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一周后,大蒜叶子已经长得十厘米高了,叶子也由嫩绿色变成深绿色,茎也变得很粗壮。这时,孙老师对我们说:“你们把它带回去,用它来做菜,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吧。” 我高兴地把大蒜捧回家,小心翼翼地用剪刀把大蒜的叶子剪下来,然后让外婆用它烧了一碗鲫鱼汤。当外婆把香气扑鼻的鲫鱼汤端上桌时,我看见绿油油的大蒜漂浮在奶白色的鱼汤上面,馋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用勺子舀了一勺,喝了一口,啊,味道又香又鲜美!喝着香喷喷的鲫鱼汤,我心里乐开了花,因为这是我辛勤劳动的成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