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22
点击:
来源:局前街小学
发布者:局小宣(局前街小学)
4月21日下午,中山校区一楼电教馆中热闹非凡,工作10~20年的青年教师们聚集在一起,倾听蒋敏杰主任带来的课题申报讲座。
教师如何做课题?
“教师能不能做课题?做怎样的课题?做课题有什么用?”蒋老师开门见山的三个问题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老师们的注意力。在蒋老师浅显易懂的讲述中,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课题可来自于自身工作实际、工作困难、经验总结、教育现象等方面。接下来,蒋老师将交流的重点放在申报评审书的结构要素上。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青年教师们把握住了课题名称简洁、规范、醒目的要求;明确了课题研究背景应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价值、支撑理论等方面;懂得要将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保持一致。有了蒋老师认真细致的指导与分析,青年教师对于如何做课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教师如何写报告?
明确了如何做课题之后,老师们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便是“设计与论证报告”的填写,这关系到课题能否立项。怎样才能写好这份报告呢?透过蒋老师的剖析,青年教师们豁然开朗,原来功夫要下在对课题的整体构思、精心设计,对文献的认真研究和对思想的理性表达上。整体构思时一抓“问题”、二抓“课题”;精心设计一求“创新”、二求“实在”、三求“特色”、四求“适切”;文献研究重完整、提炼。针对报告中的每一项具体构成要素,都要下真功夫、花大力气填写,因为这最能体现出申报者的研究素养。
教师如何写论文?
论文的写作可以说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也是老师们个人研究素养的体现。针对如何写论文这一话题,蒋老师提出话题要窄小、叙述要透彻、视角要独特、标题要新颖、字数要适当、举例要引人、冷门要关注等建议。这些实用、中肯的建议让青年教师们感受到论文写作的技巧与方法,论文写作不再是一件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事情。最后,蒋老师针对如何投稿进行说明,帮助老师们掌握投稿技巧,更有针对性。
培训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是带给青年教师们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无论是做课题,写报告还是写论文,这些都是教师个人教科研素质的体现。我们坚信,教科研具有改变教师思维方式的力量。作为局小的青年教师,我们会借助教科研改变思维方式,改进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