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音乐>>公告通知>>低中年级歌唱技能目标的序列化设计——记解小联校4月教研活动 
低中年级歌唱技能目标的序列化设计——记解小联校4月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5-04-23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金燕南(天宁教育文体局)










 

 

422日,解小联校教研组本学期第二次教研活动在丽华新村第二小学如期举行。延陵,兰陵,丽二,香梅,解小的音乐老师聚集一堂,在张铖老师的的组织下,一起进行了课堂的观摩,沙龙研讨。

      首先是胡云芝老师为大家呈现的四年级音乐课《五月的夜晚》。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关注学生的表现。在歌曲的教唱部分涉及的比较全面,对学生声音的指导很到位,并且能让学生变换演唱形式演唱,从齐唱到轮唱再到合唱,层层递进,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将歌曲变的更丰满。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就是胡老师能够自己为歌曲创编第二声部,并让学生很好的将歌曲演绎出来,这点值得我们学习。当然在律动方面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意见,比如:①在为歌曲加入声势练习时位置要固定②整首歌曲可以动静结合,前两个乐句不要用踏步的形式来律动,这样破坏了个去的连贯性。

接下来是吴小英老师的《大鼓小鼓》。全曲共八小节,四个乐句,独具匠心的旋律用较低的声音和“x  x”的节奏相结合,表现大鼓的音色特点。教者充分抓住这个特点。拿出大鼓和小鼓,让孩子听听大鼓与小鼓的音色。能够让孩子从直观上感受大鼓的声音,并让孩子们说说。为学会下面的这首歌做好了铺垫。同时,教者在教学中采用声势,很好的让孩子们感受到音的高低变化。不足的是导入的地方不好,如果用已学过《小鼓响咚咚》与新授《大鼓和小鼓》做对比,两首歌曲节拍有什么不同。还有在对于低音的5.   中音的5,没有强化。能不能用更好的方法让孩子们找到,并深深地感受到。在模唱歌谱如果运用图谱的教学方法就更好。最后,发现老师在设计律动的动作时,不是很精练。不是很简单易学。    

另外,张铖老师就低中年级歌唱技能目标的序列化设计这个与老师们进行了探讨,大家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困惑。最后,顾智芸老师还为所有老师展示了她精湛的架子鼓技术,本次教研活动在顾老师的鼓声中圆满结束。

摄影/撰稿:胡云芝 吴小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