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音乐>>公告通知>>一至三年级歌唱技能序列化目标的修订与研讨 
一至三年级歌唱技能序列化目标的修订与研讨 
发布时间:2015-05-05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金燕南(天宁教育文体局)




 

2015422,局小音乐联校第二次教研活动在朝阳桥小学如期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一至三年级歌唱技能序列化目标的修订与研讨。针对这一主题王梦黎老师精心准备了一节研讨课——《夏夜》。

 《夏夜》是一首短小、填充式的两声部合唱歌曲,旋律轻快优美,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王老师紧紧抓住歌曲旋律的特点,结合新基础理念来设计本节课,令人耳目一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老师在歌曲声音的处理上,别出心裁地加入了小青蛙和萤火虫的童趣互动,牢牢捉住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心理,这种化繁为易的处理方式让原本枯燥乏味的两声部合唱练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学生也更愿意积极地融入到歌曲的表演中去,最后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课后,各位老师在金老师的带领下又积极参与到教学研讨之中。大家首先对老师生动的教学语言以及活跃的课堂氛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困惑:对于新基础理念,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才能使它更加适切地应用到音乐学科的教学中去?对于这个问题诸位同行纷纷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老师也给大家做了一个总结:音乐学科的学习要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与此同时我们音乐学科的学习层次应该是由总体到局部,这一点和某些强调知识性、逻辑性的学科不同。例如某些学科的学习注重由一个知识点逐渐渗透最后才扩张到整体,这两者的学习规律是不能简单互换的。

最后,老师也对吴旭芳老师提出的如何在音乐学科中做到“三放三收”这个问题也做出了非常清晰的解释:

所谓“三放三收”,简单来说就是在上课老师不能唯恐学生出错将学生牢牢的抓在手中,而是要学会“放”。在这个“放”的范围内,有一部分是学生自主的体会,还有一部分就是在学生的能力范围能够做到的东西,例如歌词诵读环节、词谱对应环节等等。但是还有一些环节,例如对旋律的聆听与模仿环节就不适宜放手,因为音乐学习是一个老师与学生之间声音与声音传递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靠老师声音的传递来教,靠学生的聆听来学,同时有了学生聆听之后的反馈,老师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改正,如果简单靠自学学生就不能形成整体的声音,仅仅是松散的学会一首歌曲,而学会一首歌曲绝不会是音乐学习的目标。

除此之外,其他老师也为这堂课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例如“音乐情绪的变化可以让学生老师的歌声中体会,哪里应该唱的断一点,哪里唱的连贯一些,你能用手指感受出来吗?从而升华到学生自己的体会与感悟。”

这次活动,大家积极的参与让我们互相学习和借鉴到了很多有用的教学技巧与方法,同时也更加让我们相信,在这样一个团队的合作与相互帮助下,我们的课一定会越上越好!

文:田碧霞    图:盛昕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