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数学味”的课堂
——记常州市“新基础教育”研究精品开放活动
2015年5月12日,常州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数学精品开放活动在虹景小学四楼教科研中心举行,华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吴亚萍老师亲临指导。来自深圳、厦门、青岛、上海、淮安和常州各区 “新基础教育”研究学校的100余名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精品课”开放活动,也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的一个节点事件,此次活动就由上学期通过普查的四所学校各自呈现,分别是:常州市潞城小学谢玥老师执教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刘江老师执教六年级《探索计算中的规律》、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徐建军老师执教《等可能事件》、虹景小学刘竹君老师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四节精品课的展示,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新基础”,感受“新基础”,解读“新基础”的魅力。
谢玥老师的《小数初步认识》,从对小数的需求和价值出发,带领着学生一起去感受一位小数的本质和意义;刘江老师的《探索计算中的规律》,经历发现规律、找到规律、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样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徐建军老师的《等可能事件》,以更长远的发展眼光和学生一起探究等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确定,为他们步入中学更高的学习奠定基础;刘竹君老师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对于如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课堂中不仅关注方法的多样性,注重在教师点拨中让学生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而且渗透了初中的数学知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拓宽学生的思维,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四节课上教师巧妙而细腻地引导、灵动的师生互动,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方法学习。
下午,开展了对于上午四级精品课的互动研讨,研讨由局小周志华校长主持,分别由常州、淮安、深圳、厦门、青岛各校第一负责或代表进行点评。各代表纷纷分享了自己听课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就有疑问或可以改进的地方也大胆进行了沟通交流,研讨气氛热烈。接着吴亚萍老师抓住了数学课堂的“数学味”这一关键词,从每一节课的设计意图和推进要点和大家进行了交流,让老师们清晰课堂过程时更清晰其渗透的育人价值。当然,吴老师还不忘提点执教老师课堂中的一些值得商榷和改进之处,虽是小小改动,却让整节课又都增色不少。
整天的活动丰富而又精彩,不失为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每一位老师在活动中又再次清晰了研究的方向,坚定了研究的步伐,相信今后我们的数学课也会在这样的研究中越来越有“数学味”。
(撰稿:邹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