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数学>>计划总结>>活动报道:灵动课堂突显特色教学,求真务实回归学科本质  
活动报道:灵动课堂突显特色教学,求真务实回归学科本质  
发布时间:2015-05-29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邓炜(天宁教育文体局)












 ——记江苏省第二届小学数学特色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之一
 

        521日上午830分,江苏省第二届小学数学特色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在博爱集团龙锦小学报告厅举行。省教科院院长王国强、省教科院小学部主任王林、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常任飞、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潘小福、天宁区教育文体局副局长陶建平以及博爱教育集团总校长巫惠群等领导出席了活动开幕式。

精彩开幕,专家现场引领

       在开幕式环节,天宁区教育文体局副局长陶建平首先向全体参会教师介绍天宁区小学教育发展现状、取得的成绩以及我区未来发展道路。他提出了特色学校主动发展、全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课堂多元化发展的总体目标。随后,常州市教育局常副局长常任飞向参会领导及老师们介绍了常州地区基本情况和常州基础教育发展情况。他指出,学校的主动发展是地区教育发展的根本;课程、评价、教师是学生发展的根本,我市中小学的课程、课堂改革以及教科研能力建设正在朝着新目标迈进。最后,省教科院王院长为此次活动的举办初衷做了精彩注解。他从“特色教学”的内涵说起,教学个性化是表征,课堂共性是根本,只有把握数学本质、着眼学生发展、追求公平教学,让孩子做真人、求真知才是特色数学课堂的最终目标。

课堂展示,汇报特色成果

         第一节,二实小的潘德忠老师带来一节二年级的《乘法估算》。潘老师从猜数入手,让孩子初步感受估数。他在层层推进的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观察数据、选择方法处理数据并利用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从教学推进来看,估算是二年级学生的思维难点,但潘老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现场恰当的教学干预,让孩子形成合理估算的思维观,对估算方法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我校张丽老师带来的是五年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从内容上看,这节课所要教的无非是运用通分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加、减法计算。算法比较简单,教学难有新意。但张老师恰恰利用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给学生独立解决计算问题的时间,给学生讨论交流、进行思维碰撞的空间,突显算法优化,通过进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总结算法,突出算法背后的算理,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和知识厚度,为进行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博爱课程,感受教育活力

         课堂教学汇报之后,博爱教育集团副校长戴霞向大会介绍了博爱数学课程基地建设情况。目前,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活动课程是我集团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课程内容在原有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更多符合孩子发展需要的知识进入了课堂,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课程的丰富意味着实施形式更加多样,小学生颇有大学生的感觉,数字化学习、走班教学等让学生体会到课程的乐趣。好的课程离不开完善的评价,评价要能反应学生学习的质量,也要有一定趣味性,我校数学教师在课程评价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效果也很不错。

专家讲座,收获教学硕果

          接下来,常州市教科院潘小福副院长介绍了《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厘定、评价及教学建议》。潘院长指出,运算能力做成学科关键能力是我市小学教育界提出的新概念。他梳理了历次课程标准对运算能力的界定,在结合现有学者的相关研究后,提出运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具有核心地位。随后潘院长从运算能力的课程实施、评测框架、测试框架以及教学建议等几方面说明运算能力的“关键”价值所在,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

         下午220分,南师大数学教授喻平做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理论与案例分析》的讲座。讲座将题眼放在了课堂教学评价上,这是教师经常要做但往往认识与做法比较模糊的地方。喻教授首先从不同流派教育观的梳理中让大家获得对教学观、教育观的基础认识。他认为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教育观理论对课堂教学进行标准化评价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喻教授认为教师应该着眼课堂生成,对教学目标、内容选择等进行合理设计规划。在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的同时教师能运用相应的理论、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更优质的评价。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博爱教育集团倾力协作。第一天作  为“常州专场”,处处体现了常州特色:无论是潘院长的理论研究汇报,还是我市教师的课堂教学汇报,都体现了近阶段常州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算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希望每位参会教师都有所收获,互相借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