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音乐>>公告通知>>记6月解小联校教研活动 
记6月解小联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5-06-16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金燕南(天宁教育文体局)












 

    616日,解小教育集团六校联合音乐教研组在虹景小学开展了本学期最后一次联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集团四位青年教师共同执教。活动分两大板块有序进行,同题异构的智慧分享、研讨课后的点评交流,让我们在《美丽的黄昏》中,收获满满。

课堂分享——美丽的不仅是黄昏

    《美丽的黄昏》以其简短的篇幅,优美的旋律,有趣的轮唱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作为一首从旧版教材沿用下来的经典作品,如何上出新意,又为三年级的孩子们打好轮唱甚至是合唱的基础,老师们各展神通为我们呈现了四节精彩的研讨课。

    刘姝延老师从有趣的钟楼美妙的钟声入手,带领孩子们走进有趣的声音世界,叮咚叮咚,美妙的钟声引领着孩子们感受轮唱此起彼伏的美妙,为后面的歌曲轮唱进行了巧妙的铺垫。

    居爱君老师则带来了可爱的音程娃娃,从do mi re fa ,从mi sol fa la ;虽然现在孩子们还不知道三度音程到底是什么,但是良好的音程训练,会为孩子们的合唱打下夯实的基础。

    胡云芝老师抓住歌曲的旋律特点,从旋律的走向性入手,扎扎实实,一步步带孩子们感受日落黄昏的美景。同时,胡老师还利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较好地调动起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上场的宋丽娜老师则另辟蹊径,从原版的《美丽的黄昏》入手,从一开始就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美丽、安静、祥和的氛围,随后的碰铃设计更是整节课的亮点,打破三拍子固有的打拍方式,跟随音乐本身贴合设计,巧妙地解决了令很多老师尴尬的节拍问题,令人眼前一亮。

点评交流——智慧分享的花火

    随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展开了热烈的研讨。首先,对四位年轻教师大家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在不长的准备时间下,在赛课的高压心理下,仍为我们呈现出四节精彩纷呈的研讨课。当然,在肯定新教师的同时,大家也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冷静地应变

    课堂最令人着迷也是最令人担心的就是它的不可预测,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课件就出现了问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钢琴就弹不出音,更不知道孩子们会出现什么样的突发状况。面对今天课堂上出现的“投影失效”、借班声音不理想的情况,我们应该用怎样的状态去面对?“冷静”是老师们说到最多的一个词。面对突发状态,首先必须让自己冷静下来,因为所有的孩子都在看着你,你都慌了,让他们怎么办?其次,尽快让自己想到办法或是权宜之计去有效地解决她。其实所谓的应变,需要的不仅仅是所谓的聪明,充分的教学预设、不断累积的教学经验,冷静的心态才是“随机应变”最坚强的后盾。

2、多声部伴奏的重要性

    在轮唱或是合唱等多声部练习的课堂中,我们往往看到老师会让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进行自己声部的单独练习,再把孩子们的声音像音乐软件一样合并。但孩子们不是音乐软件,他们的声音不会乖乖地呆在自己的声音轨道里,他们容易受影响,会偏、会弱、会找不到,这个时候,老师会把弱的那个声部再单独弹一遍,唱一遍,其实,在这种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们接受到的就是单声部的旋律,他没有双声部的印象,他会觉得自己只要唱好自己的声部就可以了,为了坚持自己的声部,音量不断地增加,渐渐地两声部合作搞得就像两声部吵架一样,其实,有的时候,只需要你在钢琴上弹两个和弦,给两个双音,从开始就给孩子们一个多声部和谐的印象,这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会省去很多的麻烦,也不会让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中失去对歌曲多声部合作演唱的兴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撰稿/摄影:张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