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至六年级技能序列化目标的设计--记六月份博小联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5-07-05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金燕南(天宁教育文体局)
6 月24日上午,在龙锦小学开展了博爱教育集团第四次联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四至六年级技能序列化目标的设计,集团内全体音乐老师参与了这次活动。
针对这一主题,龙锦小学的王苏洁和孙盈盈分别给我们展示了两节风格不同的音乐课。第一节是王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歌曲《船歌》。首先,歌曲从复习《木瓜恰恰恰》入手,让同学们回忆印度尼亚的民歌,从而导入到本节课《船歌》的整体听赏中。王老师通过让学生模仿划船的动作,把动作和声音相结合,进一步感受对比性的声音表现方法,为下面新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王老师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技能的掌握。从浅入深,从易到难,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也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
孙盈盈是一位怀孕的准妈妈,无论是课前的准备还是上课的状态都是令人钦佩的。所执教的《梨园英秀》是一首融入了京剧元素的儿童歌曲。孙老师把歌曲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歌曲旋律模仿戏曲音乐与打击乐器的前奏,曲调显得十分生动活泼,把我们带进一个戏曲演出的氛围之中。第二部分,是数板式的唱词。第三部分,回到了唱歌部分,曲调吸收了戏曲音乐,特别是京剧音乐的素材,并与通俗音乐节奏相结合,显得新鲜,亲切,生动活泼。教唱环节展开的扎实有效,并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声音,引导他们展示戏曲中的精气神。孙老师为本次研究课,做了充分的准备,最后二声部的合作也使得课堂的层次更丰富。
课后,两位老师就教学目标和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近几年来,我们 音乐教学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上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上也更灵活多样,并且更新颖、更人性化。但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也有很多的困惑和误区。比如音乐课上,一味情调参与活动、情感体验,而忽视对音乐技能的掌握,使音乐课显得过于空洞、肤浅。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新课程标准时要对新的教学理念有全面的认识,在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技能的培养。技能目标的设计既是一个知识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要做到明确而合理的设计目标,要遵循音乐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序列化。在本次的两节教研课中,两位老师对于本主题的渗透值得我们学习。
随后,大家各抒己见。蒋忱老师认为孙老师把京剧的知识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层次分明,而且老师自己也非常投入,对学生有很大的带动作用;王老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非常的成熟,如果声音的强弱对比再明显一点那就更好了。李静老师认为孙老师细致的渗透教材,对声音的指导特别的到位,感性理性并存;王老师对歌曲教学把握到位,层层深入,有效的学唱,都非常值得学习……
本次活动中,执教老师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激情带动学生,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氛围中,积极感受、大胆表现。研讨课老师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大家无私地交流分享,教师们从这次的交流活动中,真是受益匪浅。
图文:曾亚昕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