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音乐>>公告通知>>如何培养学科关键能力——记博小11月联校教研活动 
如何培养学科关键能力——记博小11月联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5-11-30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金燕南(天宁教育文体局)




      11月18日上午8点30分,博小联校教研组迎来了第三次教研活动,各校教研组老师齐聚博小龙锦校区,围绕《唱歌课型如何培养学科关键能力》这一主题进行了教学研讨。
      本次研讨活动先由刘亚芬老师执教三年级《司马光砸缸》这一课。刘老师所教的这一班级是一个全课程班级,学生音乐素质较好,课堂气氛很活泼,这节音乐课上,刘老师分别设计了歌唱环节,音乐剧表演环节,歌曲伴奏环节,内容丰富而精彩,学生们学得非常带劲。在歌唱环节部分,刘老师加入了一个简单的双声部合唱,让孩子感受到了和声的魅力,效果非常好,让在座的听课老师们都感到很惊讶。在音乐剧表演部分,刘老师特地为全课程的孩子设计了哑剧表演,使孩子们充分地感受到了“表演”的乐趣。在为歌曲伴奏方面,刘老师设计了用肢体语言来代替打击乐器,让孩子发挥想象去为歌曲打节奏,使他们感受到了肢体语言的魅力。结课时,刘老师巧妙地介绍了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让孩子了解了该歌曲的组成板块。
     课后,老师们在一起针对《唱歌课型如何培养学科关键能力》这一主题进行研讨:认为,音乐学科的关键能力在于对学生音准、节奏、情感以及演唱歌曲时精神状态的培养。音准、节奏是学习音乐的最基本要素,而好的情感和积极的演唱状态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因素。最后,对于学生诵读高位置这方面的问题,老师们也一起进行了探讨:不管是唱歌和诵读,都应该要在高位置上去演唱、朗诵,对于歌词的诵读,只有在高位置上诵读,才有可能高位置演唱,高位置演唱和诵读是一种健康的发声状态,而获得高位置的前提是喉部肌肉及相关联的下颔肌肉的放松,而让低龄儿童做到此种状态几乎不可能,那么如果孩子能够做到保持说话时的声音位置去歌唱,那么孩子的歌唱状态就基本正确了,也就是声乐界所谓的“说着唱”。
      音乐组的教研活动,让音乐老师们豁然开朗,他们希望未来的音乐课堂,也是这样充满活力的。
 
 

 

                                                     图:姜雷/文:曹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