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常州市教科院的专家戴晓娥副院长又一次莅临兰陵小学进行指导,数字化实验组成员王辉老师上了微作文《我为动物作代言》一课。
王老师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勇于创新,在数字化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为了上好今天的课,她精心备教案,在前两课时中做了大量工作,学生事先搜集了自己喜欢的动物照片,并在网上投票重新建组。在本节课教学中,王老师创设了为动物联欢会设计名片门票的情境,然后根据自由读例文中学生的发现相机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指导。接着进入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完成学习任务单。学生先对课前资料进行阅读,用红笔标重要信息,讨论后进行动物名片思维导图的绘制,再全班交流,老师相机点评。整个课堂形散而神不散,小组分工明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王辉老师的教学反思中,大家了解到为何他们班孩子思维导图画得如此有模有样,原来离不开王老师平时的渗透与指点,他们已经用不同的课文实践练习了多次。学生对思维导图这个新事物很感兴趣,所以在这节课下课时个别孩子还为老师课上没有请他展示而深表遗憾。
随后的评课中,大家围绕本课的亮点结合课例进行点评,然后对后一课时除了设计自己的个性名片之外还可以做什么进行支招。蒋校长认为本节课有两大亮点。一是开放的课堂,体现在形式开放,能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分组;其次体现在内容开放,学生能运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提取资料中的有用信息整合思维图,既激发孩子的兴趣,又有个性表达。二是定位作文课,让孩子习得方法,两个例子的对比让孩子做到心中有用。学校微作文元老王研蓉老师评价王辉老师思想开放,能带领学生推开一扇窗,敢于开放自己的思想,勇于反思。她还提出了怎样让小组学习更有效的方法,令在座老师茅塞顿开。
最后,戴晓娥副院长充分肯定了王辉老师的进步。王老师反思中进行了思考,这是前进的最好表现。同时,这是一堂真实的、有创造性的课。教学中的活动呈现很有意思,学生积极性很高,下课后说没有请到他,说明他们有主动表达的欲望,他们在参与。睿智的戴老师还捕捉到了本节课学生思维导图中特别的信息,她以此信息提出学生的思维导图中要体现个性化的东西,然后就本节课以及后面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构建,怎样从复杂走向简单,提炼有效信息,取部分信息为自己的表达服务。
相信兰小的微作文在专家、领导和引领下,将会不断前进,不断探索。让数字化学习更常态化地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兰小的学生眼界更开阔,思维更拓展,明天更辉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