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音乐>>公告通知>>精设计、巧安排——记二实小12月联校教研活动 
精设计、巧安排——记二实小12月联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5-12-09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金燕南(天宁教育文体局)




 

 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源于教师的精设计、巧安排

                             ——支从“小学音乐课堂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

外面寒风萧瑟,室内暖意融融,二实小集团每月一次的校际联合音乐教研活动在122日一大早,照旧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屠心文老师的《邮递马车》,整节课设计精妙,过程清晰、流畅,推进有力。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丰富活动中,通过唱、动、奏很好的感受了乐曲。值得商榷的是,A段中的b主题的情境到底是怎样的?单个乐段的感受过程还需要再充分些。

徐恋老师的《打麦号子》,设计合理、有效,层次分明,教师极具亲和力。靖江方言的引入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还需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将“打麦号子”的气势氛围表现的更生动?

一节听赏,一节唱歌,课型不同,但同样唱念做打,精彩纷呈。正是有了老师们的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才能让学生的唱歌、听赏、表现等音乐能力得以不断提高,音乐综合素质水平得以提升。

一、兴趣先行

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去积极主动进行思考和学习。小学课堂中,教师也要交给学生“音乐简单的历史背景、音符、音阶、音程、视唱练耳”等知识和基本功,这些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所以提高兴趣势在必然。

《邮递马车》一课,“拆包裹”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音乐知识点很好的渗透其中,避免了学习管弦乐知识、乐曲背景的索然乏味。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读出相关音乐知识时,其他人也都在专注聆听。

《打麦号子》一课,课堂伊始,教师巧妙的设计游戏跟学生互动,让学生充分体会了“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学生兴趣浓厚,同时为后面歌曲的学唱做了有效的铺垫。而在歌曲学习过程中,靖江方言的引入也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突出了歌曲的地方风格。又如后面欣赏“打夯号子”视频,学生通过“眼观耳辨”,直观形象的感受了劳动人民的劳动号子,只可惜教师并没有借此让学生将“打麦号子”的情绪表现更充分些。

二、丰富的音乐活动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安排了不少音乐鉴赏曲目,同时又有音乐活动,这都是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培养提升。

如听赏《邮递马车》,屠老师就用图谱、打击乐器、创编歌词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感知抽象的管线乐。通过图谱练习乐段的节奏,通过划旋律线感知乐段旋律走向,通过演奏打击乐模仿马蹄声。将枯燥的音乐知识渗透于丰富的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感极强。

唱歌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锻炼音准和音高,以及节奏感等,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音乐的旋律亦有“高亢、舒缓、清新、活泼、热烈”之分,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乐感和感悟能力。所以,上好每一节唱歌、听赏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路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