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美术>>新闻速递>>活动报道:同课异构齐探索 交流碰撞共成长 
活动报道:同课异构齐探索 交流碰撞共成长 
发布时间:2016-01-04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蒋春燕(教师发展中心)








 

同课异构齐探索  交流碰撞共成长

                                                       ——记常州市美术教研活动

    1231日,一个意义非凡、辞旧迎新的日子,常州市美术教研活动在钟楼区实验小学顺利举行。常州市教研员车言宁老师、常州市小学兼职教研员张展老师以及常州小学美术教师代表们参加了此次活动。这次教研课的内容选自苏少版第4册第19课《想想说说写写画画》,上课的两位老师分别是钟楼实验小学的朱梦昀老师和天宁区美术教研员蒋春燕老师,一个风华正茂的新兵和一个浸淫教学多年的老将,不同的身份,迥异的构思,给听课的老师们全新的感官体验,使我们领略了两位老师风采卓然的教学智慧。

    朱梦昀老师巧妙地利用南山竹海的第一场雪导入课题,通过冬爷爷给小朋友的一封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引领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找一找,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写信的格式。她将美术与语文知识进行有机融合,结合变魔术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写信时文字与图形的不同排列方式带来审美形式的不同。整堂课情境创设有效,板书美观醒目,环节设计巧妙。冬爷爷的信从构思到设计再到运用,一以贯之,学用结合,让这堂美术课富有趣味性和丰富的视觉性。

    蒋春燕老师通过让学生比较《拔河比赛》的三种不同表达形式——文字、图画、图文结合,让学生直观感受“图文结合”叙述故事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基于对二年级学生学情的准确把握,蒋老师优先发展第一目标,将课堂的着力点放在怎样写写画画上,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等环节,将抽象的文字替换成了有趣的画面;通过比一比、连一连等方法,概括出几种经典的构图形式,并在难点处进行了方法和步骤的指导,使学生既学得快乐,又学得有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蒋老师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时刻关注学情,巧点拨妙引导,充分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这种驾驭课堂的能力让听课老师们赞叹不已!

   教研课后,听课老师们积极地参与评课活动,认为同课异构的两位老师教学结构虽不同,学生的收获却殊途同归,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常州市教研员车言宁老师结合此次教研活动,提出了几点思考:1、怎样的美术课才算是好的美术课?2、好的教学常规如何落实?3、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体现在何处?他强调,美术课要有美术味儿,要正确地表达美术的学科特征,既重视双基的传达,更要在平时加强自身审美素养的修炼。同时他特别提醒大家,要将板书设计和教学评价这些以往容易忽视的环节渗透到常规教学中;在对教材重难点和教学结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重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利用。师生互动时立足点放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关注学情,才能让课堂真实有效、活泼生动,才能把美术教学工作做扎实、做细致。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就是一次智慧的分享,就是一次思考的碰撞。对教育者来说,没有完美的课,只有不断追求,追求真实有效的课,追求有思考空间的课,追求有情感教育的课,才能让教育体现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文:施筱雯  图:程晓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