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科研>>成果展示>>【校园动态】朝二:同题异构 精彩纷呈 
【校园动态】朝二:同题异构 精彩纷呈 
发布时间:2016-01-06   点击:   来源:朝阳新村第二小学   发布者:史柏良(朝阳新村第二小学)








 

【校园动态】朝二:同题异构精彩纷呈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综合性研究”课题研究活动

20151230日,常州市朝阳新村第二小学小学科学课题组成员为区小学科学教师展示了两节别开生面的《登月之旅》。

    第一节课是有年轻教师王晓雪老师向大家展示的一节基于传统教学的科学探究课。王老师用几副美丽的满月图导入,在师生共同观察中将问题聚焦到月亮上的阴影。六年级的孩子知识储备非常的丰富,他们很快想到那阴影就是月球上的环形山。可为何“月球上的环形山几乎布满整个星球、而且大小不一”呢?孩子们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共同了解了月球上的环境。并针对环形山大小不一这一现象作了猜测,设计了对比实验进行模拟。经过这样完整的研究过程,孩子们对月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接着,史柏良校长带着孩子们开启了第二段“登月之旅”。史校长出示了“阿波罗”号宇航员登月相册,孩子们带着浓浓的好奇心仔细观察这些图片。他们很快提出来疑问:“月球上没有空气,旗帜为何还能飘扬?”、“月球表面的月壤如同沙面,宇航员的脚印竟然如此清晰?”、“夜空中为何没有星星?”、“一片黑暗中的宇航员为何如此明亮?”......带着这么多疑问,孩子们不禁质疑:“阿波罗”号到底有没有真正登上月球?一番商讨之后,师生共同选择了三个质疑点,通过线上讨论组进行分组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孩子们利用平板这一工具,很快进入了相应的讨论组进行讨论。虽然组成员坐在教师各个方位,但是在讨论组的探讨早已打破了空间限制。他们各自查找资料并进行整理,为自己的观点寻找依据,并及时将有用的信息共享给自己的伙伴。激烈的讨论之后,每个质疑组还设计了模拟实验的方案,到沙坑、树荫下进行实验,也利用简单的旗帜模拟月球上插旗的过程。实验操作、拍摄拍照、记录整理,给个小组都分工明确。回到教室后,史校长和同学们共同做了总结,发现飘扬的旗帜、清晰的脚印确实有很大的争议,而在聚光、曝光作用下,人物的亮度确实有可能比背景亮许多。

虽然,对于阿波罗是否真的登陆过月球,孩子们并没有获得明确的结论。但在此次研究中,孩子们敢于提出质疑;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运用网络工具进行讨论研究;结合模拟实验进行探究......在两节课后的研讨中,老师们也一致认为,这样的研究过程远比获得一个明确的答案更有意义。

在课题组交流活动中,上课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的意图向大家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反思了教学中的不足和需改进之处,听课老师也对两节课进行诚恳的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虽然两节课的课题相同,但是教学中两位老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媒体,让学生感受了两节不一样的科学探究课,也从不同角度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课精神和科学素养。(图:钱芸/文:王晓雪)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