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6日下午,春雨绵绵,却抵挡不住老师们的热情,天宁区数学青年教师锤炼活动在龙锦校区的报告厅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来自天宁区三所小学的青年教师认真准备,展示了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与毫米》三节同题异构研讨课,为我们奉献了一道道精神大餐。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邓炜老师以及全区近百位数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次原生态的精彩展示!
活动在丽华三小王文娟老师执教的《认识毫米和分米》中拉开帷幕。王文娟老师教学思路清晰,通过引导学生指、找、量、比来认识毫米,接着放手让学生自主认识分米的相关知识。王老师的课堂最大亮点是有思想性,具体体现为:1、敢于改变教材。王老师先教学认识毫米的内容,再探索分米的认识,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值得大家学习;2、具有渗透学习方法结构的意识。王老师通过运用学习毫米的经验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分米,已经初步具有放手给学生的意识,但是具体教学环节设计还值得探索与学习。
第二位展示的是来自郑陆中心小学的王姣老师。王老师教学更熟练老道,课堂处理细腻到位。具体体现为:1、找吸管量长度时多次变换角度展示1分米到底有多长;2、寻找生活中1分米物体的长度,经历寻找——验证的过程;3、引导全体学生拿着五角硬币充分感受1毫米的厚度。邓炜老师在此基础上给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再细腻些。例如估测环节的组织需要更细腻、数学语言的呈现更细腻等。
最后登场的是来自博爱集团的钟婉君老师。钟老师的课堂可谓精致、大气。精致之处体现在活动设计的精致和数学语言的精致,大方之处则体现在设计理念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学习方法的结构意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钟老师在课的伊始便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这有助于孩子问题意识能力的发展。在课堂中更是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孩子充分的感受、体验,建立表象,遵循“教结构用结构”的理念,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毫米知识的学习,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精致、大气正是博爱课堂的一贯特色。
三堂课,风格迥异,却演绎出同样的精彩——让我们聆听到了老师和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智慧生长的气息!
一回超给力的精妙点评!
教研员邓炜老师精妙的总结为本次研讨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她首先就举办本次活动的初衷以及三位青年教师的表现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指出:1、建立统一单位的重要性即产生需求问题;2、计量单位的教学不仅在于这个单位的名称,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体验它的实际意义;3、由一节课要想到一类课的思考,由点的研究转向面的研究。此类课型还要注重估测活动的设计。此外,邓炜老师还给全体教师总结了图形与几何中测量这一课型通常包含的几个活动,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最后,邓老师还给全体青年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重视数学语言的严谨性;2、“走教案”的味道淡一些,要上出每个环节的数学味,学习活动设计好后要“落地”;3、以研究者的视角来看每一节课,从教学实际出发,从课例研究中提炼论文写作点,做个有思想的老师。
此次活动的开展,是一个新的起点,老师们定会整装待发,以昂扬的姿态行走在教育教学的幸福路上。我们愿意静静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