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全区语文骨干教师齐聚解小演播厅,共同参与“天宁区小学语文课堂转型系列活动(二)——跳出讲读课文的思维定式”活动。此次活动由解小教育集团承办,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金东旭、区小语教研员王勤老师全程引领。
精彩课堂 促进课堂转型
解小年轻朝气的黄春艳老师与“小荷中队”的孩子们,看荷花,想荷花,读课文,练表达。课中,黄老师从游戏“看图说诗”导入,回忆有关荷花的诗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推进中,黄老师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寻找关键词理清课文脉络;由句到段,引导学生找到自然段中的关键句并稍加修改,学会概括一段话的意思;由读到说,引导学生在朗读、品读、悟读中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在拓展仿说中将习得的方法进行运用巩固,并将课堂延伸到课外。黄老师选取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将话语权还给学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文素养。
来自延陵小学的新教师郑海娟与六(1)班的学生们一起探寻《山谷中的谜底》。郑老师以“猜谜语”导入,全文以谜面和谜底为线索展开,引导学生理清文脉。老师抓住“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这一排比句,聚焦文本,让学生结合课文理解感悟,学会“景中悟理”的方法,发现景与理的联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融入自己的理解,感悟雪松的品质和人生哲理,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听课老师的掌声。
专题发言 分享转型实践
课后,解小教育集团语文学科副主任蒋晓燕结合学校在转型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向与会老师做了“跳出讲读课文的思维定式”微讲座,蒋老师用丰富、生动的教学案例从“明晰语文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和“挖掘教材价值,展开教学过程”两方面进行阐述。她认为准确选择教学内容是实现课堂转型的重要前提。课堂转型需要教师转换教材解读的固有视角,发现教学内容的独特价值,确定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本体教学内容组织课文教学,设计适切教学内容的学习活动,展开体现追求结果的教学过程。解小语文老师在课堂转型道路上一直探索着、努力着、前行着。
专家指引 照亮转型之路
来自虹景小学的学科主任谢红英和北郊小学学科主任白小华针对这两堂课和讲座做了精彩的点评。大家各抒己见,为语文课堂的转型提出了宝贵意见。
区教研员高屋建瓴,为大家指引前行方向。王勤老师首先肯定了两节课的精彩之处,同时指出课堂转型就是要关注“教什么”,注重学与教的方式,让学生愿学、乐学、想学、会学。从牵着孩子学到一起学,努力跳出“讲读”方式。从问懂到读懂,变分析为积累,变体会到练会,变举一为反三,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金东旭老师分别对两节课作出了点评:《荷花》一课,教师敏锐发现了课文的谋篇布局,精心设计,丰富了学生对段的认识,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山谷中的谜底》设计板块感强,以点带面,理解与表达相辅相成。同时他也提出了重构建议,要拓展并丰富解读教材的视角,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做到“一课一得”。
跳出讲读课文的思维定式,为大家打开了课堂转型的新视野。我们坚信:有区发展中心金主任、王老师的高位引领,有各学校的携手同行,有老师们的研究实践,我们在课堂转型的路上会走得更加踏实、更加从容、更加智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