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六月,常州市小语人再次相聚,来到天宁区解小教育集团二楼演播厅,开展“常州市小学语文学科专题研讨活动——聚焦学科关键能力之低年级‘以识促读’”专题活动。市区小语教研员及全市三百多名骨干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灵动课堂,彰显低段理念
局小教育集团嵇文佳老师献上了刚刚在第六届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中荣获特等奖的《“闪光的金子”》一课。嵇老师重点关注课文的识字与朗读,借助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将本课容易读错的多音字、难理解的生字词教学巧妙地融入课堂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多音字“音随义走”、结构法识字、联系生活识字等识字方法。在朗读指导时,嵇老师由浅入深,从词到句再到段,由扶到放地指导学生朗读好难读的段落。嵇老师看似随意,实则精心的设计,以及亲切灵动的教学让课堂充满了活力。
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的陈艳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充满童趣的《会走路的树》。“会走路的金色小树”引发了学生一连串的疑问,陈老师创设了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体会小鸟的好奇,想象小鸟和小树玩耍的情景,在情境中学习本课的生字,还为生字创编了形象有趣的口诀。课堂上,陈老师还相机板书关键词,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概括段意,进而简单讲述故事大意,为低段向中段过渡奠定基础。
专家点评,引领小语之路
天宁区小语教研员王勤老师认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本,但却呈现出了同样的丰厚、灵动、情趣盎然。王老师肯定两位老师能充分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将读书和识字有机融合在一起。王老师具体谈了两点印象。第一,两节课都能把握识字教学的时机,遵循认知规律。两节课有集中识字的环节,更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寻找恰当的机会穿插进行识字教学,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让文本成为识字的重要依托,让阅读成为识字的重要途径。第二,两节课都讲究具有趣味性、字理性、运用性的识字方法,关注细致的书写指导,方法丰富,当堂展评。
金坛区小语教研员陈秋云老师从目标聚焦、时间充分、教学透彻、所得丰厚四个方面总结了两节课的共通之处。陈老师认为,两节课在不同的目标聚焦下,都充分地给予学生识字、写字、朗读的时间,在学生有疑问之处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识字能力、思维、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两节课呈现的多元的识字方法、有序的指导朗读、丰厚的朗读体验和到位的写字指导,都令我们眼前一亮。
“以识促读”专题研讨,引发了我们对阅读和识字教学关系的进一步思考。低段语文老师要努力打造汉字与阅读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运用得当的方法,有效缓解阅读一方独霸,识字一方独宠的不良症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有效的以识促读,让低段教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如初夏之花般灿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