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8日上午,天宁区全体音乐教师再次相聚,来到三河口小学三楼音乐教室,围绕“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建构措施”这一主题开展6月份区级音乐研讨课展示活动。
灵动课堂,彰显中段理念
北郊小学的张宗慧老师首先献上了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奇妙人声中的《隆里格隆》一课。对于孩子们来说,京剧在四年级属于最初步的涉猎,张老师以京剧片段入手,从腔调、伴奏、乐器等形式整合教材,让孩子们对歌曲的旋律感到鲜活、有趣、有意思,从感性的角度了解它源自京剧。在双声部合作教学时,张老师由浅入深,亦步亦趋的同时用钢琴演奏两声部,这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好的听觉辅助。
三河口的刘丽老师同样也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四年级的教唱歌曲《春游》。饱含深情的吟诵,恰当配乐的选择,流动的节拍,同头异尾的创作手法,变音记号带来的变化,刘老师用极具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带领着孩子们走进经典。
专家点评,引领教唱之路
天宁区音乐教研员金燕南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简单的点评。
1、围绕教材文本,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京剧在四年级属于最初的涉猎,学生需要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接受到哪些信
息?文场?武场?行当? 对于第一次的接触,要通过最简单直接的手段有针对性给孩子们一个浏览性的初步印象,而不是大杂烩似的一锅端到孩子们面前。
2、整体与细节
教唱歌曲的时候我们要把握好整体与细节的处理。前期抓大局,随后有机调
整,直击要害。教唱歌曲时,前期进行旋律记忆,不纠结于细节,不在某个点上停顿过多,把握整体后再慢慢调整,及时纠正、评价、提出要求,特别是每一遍歌唱后的评价及对后一次演唱的要求,要有递进,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再唱一遍。
3、求同存异
在教授音乐概念或音乐知识时通过聆听、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找到不同,这很好,但我们不应纠结于归整为统一的答案,尊重学生的感受,不问那么多的为什么,不去强调唯一的结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