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天宁区小学美术习作指导沙龙研讨活动在青龙实验小学美术室举行,全体美术教师参加了活动。24位老师针对自己执教过程中最得意的一课的指导经验进行了形式各异、内容精彩的介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次展示是老师们经验的提炼,这次分享是老师们智慧的辐射。
上台介绍的老师们讲述形式各异:或制作成精炼的微视频进行播放,或用生动的故事形式进行讲述,或结合学生作品集进行条清缕析的反思与阐述。参与听课学习的老师们则张大了眼睛,张开了身体每个毛孔,吸纳着教学经验的精华……
博爱小学的王婷老师将全课程与美术课程进行了有机整合,以单元课《大海,我来啦!》为主题展开了她的美术教学之旅。她选取了适合低年级学情的超轻黏土为媒材,在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也不忘操作难点的解析与指导,细致的技法传授换来了学生扎实的能力提升。学生作品的展示,博得大家一片赞叹声!北环小学的袁小婵老师善于从作业中思考教学的得与失,据此来调整后续的教学,一句“用老师的童心唤起学生的童心”更是给大家带来极大的触动。兰陵小学的费丹璐老师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尝试自主解决问题,很好的体现了生本教学的理念。雕庄中心小学的徐涛老师迎难而上,敢于从我们陌生的版画教学入手,展开他的破冰之旅。他根据学情简化材料,改善方法,做了套色版画教学的智慧分享。焦溪小学徐燕老师的《树上树下》则注重观察指导,通过带领孩子看、摸、闻、用手比划等方式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弥补了我们平时重技法指导而轻观察指导的问题。三河口小学的崔芳老师以动人的故事讲述了她是如何鼓励智障生亲近美术、热爱生活,她以独特的慧眼使智障生也感受到美术的春天。解小顾春老师的《萌娃的新装》,讲述了如何使好的创意、想法落地生根,在方法上进行模仿和创新,指导孩子们做出了令人惊叹的作品。朝阳二小的沈昱老师、红梅实小的郑砚琴老师都个性化地处理了教材,并且与学校主题活动或各类比赛相整合,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路径与策略进行了分享。老师们极具创造性的智慧案例,让大家感受到他们在美术教学上的用心、用情、常规教学上的改变,给大家很大的启发。
美术教研员蒋春燕老师做了总结性的发言,她用了三个关键词“提炼、展示、分享”概括了此次活动的感受。1、提炼方法,突破操作难点。2、内容多元,扬长优势项目;形式各异,交流百花齐放。3、分享智慧,实现经验的传播。同时蒋老师结合本次活动,给美术教师们提出了三点建议:1、要注重美术老师学识的“专”与“博”。“专”是指要将自身的优势项目做大做强,“博”是指老师们要及时进行自我研修、自我充电,充实自身的条件性知识。2、要注重老师指导“倒水”与“汲水”的策略,尤其是注重教师指导介入的时机,同时指出指导要教给孩子方法,更要引导孩子自己发现和掌握方法。3、要注重教学实践的“做”与“思”,老师们既要在课堂教学中勤于实践,更要善于思考,用课题这种平台推动老师专业化的成长。
每一次沙龙研讨活动都是我们经验的分享,更是大家智慧的碰撞。教师们生动细致的技法指导、形式各异的展示方式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宽广的研讨平台,也促进着我区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摄影、撰稿:程晓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