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美术>>新闻速递>>活动报道:教有所得 研有所获 
活动报道:教有所得 研有所获 
发布时间:2016-11-03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蒋春燕(教师发展中心)










 

活动报道:教有所得   研有所获

——记二实小联校教研活动

    十月的风,是夹带忧愁的风;十月的季节,是黄叶飘洒的季节,十月的雨,是收获感伤的雨。1027日上午,淅沥沥的细雨挡不住热情的脚步,天宁美术教师们齐聚朝阳二小,观摩二实小联校教研开放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沈昱老师执教《漂亮的房间》,吴承茜老师执教《站起来站起来》。沈老师的课堂充满童趣,激发了孩子们的设计激情,孩子们非常乐于为小熊小兔设计漂亮的房间,从大家具的摆放和小摆设的装饰,无不透露出沈老师别具匠心的设计,孩子们在沈老师的引导下创意不断涌现。吴老师创设情境:纸片宝宝闷闷不乐,请求孩子们帮助纸片宝宝们站起来。孩子很快积极融入课堂,一节有趣生动的手工课就此展开。在引发孩子思考“让纸片站起来”的方法指导上,吴老师举一反三的启发、引发创意的示范,孩子们的思维被打开,创意无穷释放,最终创作了很多令人惊叹的作品。
    课后听课老师们参与评课,积极研讨,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可取之处,如沈老师多媒体技术操作的娴熟,具体操作方法指导细致等,同时,各位听课老师更是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使执教老师获益良多,进一步地完善课堂教学。
    最后,天宁区美术教研员蒋春燕老师给予两位年轻教师高度评价。对于刚入职两年的沈老师来说,她的课是一堂让我们感受到温度、速度、力度、深度的课。情景创设,激发学习需求,使我们感受到课堂温度;聚焦内容,聚力破冰,使我们感受到教学逐渐深入的力度;教师指导,扶放结合,使我们感受到教师驾驭课堂舒缓有致的速度;作业设计,渐次深入,使我们感受到课堂有层次、有递进的深度。学生实现了从知识到方法,从方法到能力的提升!吴老师眼里始终有学生,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引导与点评,是一节融洞察力、判断力和表达力的课。同时,蒋老师还向年轻教师提出两点建议:1、上课要有结构思维,要求我们从一节课到一类课进行研究。2、要求我们进一步研究教材和研究学生,因为教材是学生发展的起点,学生是教学的终点,最终都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的。
    青春是搏击风浪的船,学习则是航船的动力。作为青年教师,应持之以恒,努力学习,用勤奋的汗水铺就通往未来的成功之路。
 
                                                               (图文:吴承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