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美术>>新闻速递>>活动报道:山水意趣,墨戏精神 
活动报道:山水意趣,墨戏精神 
发布时间:2016-11-11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蒋春燕(教师发展中心)








 

山水意趣,墨戏精神

        ——记天宁区美术教师水墨山水画系列培训活动

为了加强老师的水墨素养,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我区的水墨专题系列培训活动已开展多次。1110日上午,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又如期举行了“水墨山水”专题培训活动。本次活动由天宁区美术教研员蒋春燕老师主持,特邀常州市美术教研员车言宁老师担任此次培训的主讲人,天宁区全体美术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现场老师们探讨热烈,艺术氛围浓厚。

 

专家引领,探国画之意趣

车老师关注美术教育,关注教师发展,每一次讲解,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领悟。水墨教学是很多老师怯于尝试的课题,针对这种现象,车老师提出,在教学中不必受西方绘画的影响,老师们可以用速写的形式作为感受国画意蕴的出发点。在国画的线条中,注重的是提、按、顿、挫,追求的是一波三折,讲究的是意境,是一种文人意趣,它的散点透视有别于西方的焦点透视。国画的语言和水彩、水粉、油画等不同画种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借助笔、墨、纸、砚的媒介,打通艺术之间的关系,不同画种之间是微妙又相融相通的。车老师创新独特的观点,让我们对国画有了更深的了解。

 

示范讲解,感山水之魅力

活动中的倾听与交流,能让老师更加明确自己在水墨中所处的位置与方向。老师们纷纷拿来自己平时的习作,和同伴们相互探讨,认真倾听车老师的耐心点评。车老师不仅认真解答老师的问题,还针对问题,一一示范。从中了解到,山水云石的表现不是僵硬的用笔和呆板的墨色,它们是飞动的姿态,是流动有力的线纹,是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画幅中的每一丛林,每一堆石,皆成结构,神韵超妙。这种一对一的示范与讲解,对老师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笔耕不缀,续前行之道路

这种专家讲解,讲练结合,相互探讨,交流学习的活动形式让每一位老师感受到这个团队浓浓的学习氛围和凝聚力,也让每一位老师在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幸福。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仍笔耕不缀,继续前行,将更多经验辐射给孩子们。

 

 

                                  (图文:青龙施筱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