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综合实践>>课例集锦>>资源分享:指导经验介绍(北环李燕萍) 
资源分享:指导经验介绍(北环李燕萍) 
发布时间:2017-01-05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蒋春燕(教师发展中心)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经验介绍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学校四年级学生的研究课题《关于动画片对儿童的影响的调查研究》。课题源于一则令人触目惊心的新闻。陕西一位10岁的姐姐学着动画片《熊出没》中的光头强,居然用电锯锯开了5岁妹妹的鼻子和右脸。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的画面,使同学们震惊和痛心,也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动画片在给他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会造成了伤害。那么,儿童看动画片到底好不好呢?又该怎样正确合理地看动画片呢?什么样的动画片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呢?于是,同学们成立了研究小队,决心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动画片对我们成长的利与弊,提高甄别能力,让健康向上的动画片陪伴他们快乐的童年。于是,《关于动画片对儿童影响的调查研究》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在课题实施阶段,同学们主要开展了以下的活动:

1、搜集资料

借助网络、书籍,查找资料,了解动画片对儿童成长的利与弊,搜集近几年儿童模仿动画片情节造成的伤害事件,了解儿童应该看怎样的动画片,又应该怎样看才更有意义等问题。

2、问卷调查

精心设计“小学生观看动画片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合收集的相关资料,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完成调查报告,为后期撰写倡议书作准备。

3、调查访问

采访班主任,了解老师对同学们观看动画片的看法,以及要求。

4、亲子交流

了解爸爸妈妈小时候喜欢看的动画片,及动画片对他们的影响,知道家长对我们看动画片的要求,也让爸爸妈妈知道我们对动画片的喜爱以及我们的想法。

5、小小辩论赛

邀请班级同学,开展“动画片对我们成长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主题的辩论赛,提高甄别能力,培养我们“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科学意识。

6讨论会

邀请师生家长共同讨论,小学生应该看怎样的动画片?如何看才更恰当,更

有意义?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看动画片等问题。

7、宣传发动

撰写“让动画片陪伴我们健康成长”倡议书,并以此为主题主持一次升旗仪式,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通过红领巾电视台,教育同学们远离暴力粗俗的动画片。设计宣传卡片、手抄报,在校内及社区进行宣传。

此次研究活动,同学们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动画片对孩子成长的利与弊,学会了明辨是非,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还促进了亲子间的交流,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同时,同学们通过资料的搜集,了解了国内外动画片各自的优缺点,改变了崇洋媚外,激发了爱国热情。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进行调查、访问、设计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学会了团结协作,培养了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下面我结合我校的研究小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来谈一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活动。

 

 

一、首先我来谈谈小组的建立。小组建立要注重过程,我曾经尝试过按照座位建立小组、自愿结合建立小组等多种建组方式,这些方式看似方便,但要么缺乏民主,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要么造成小组间男女生比例失调,能力差距大等问题。于是,这学期我采用了民主加集中,组长选择组员、组员选择组长,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分组,努力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1、首先进行小组长竞选演说,说说自己的优势,毛遂自荐的理由以及担任组长后会如何开展工作等,然后经过投票选举,确定8位组长。

2、接着进行双向选择,根据班级男女生人数,规定组长可以选几个女生几个男生,然后组长站成一排,开始第一轮选择,等到8个组长都选好第一个组员,再开始选第二个组员,以此类推。(组长一般都会先选班级中的好学生,最后一轮的组员一般都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了)这样,每个小组都有好、中、差三类学生。同时,组员也有选组长的权利,如果组长选到你,你不愿意,可以说我自己想去某某同学组,这时,如果这个组长同意,那么组长在这一轮中就不能再选择组员了,如果组长不同意你就要等下一轮,如果下一轮组长觉得有更佳人选,还没有选你,那就还要等下去,由于受男女生比例限制及人数限制,可能到最后这个同学反而只能被调剂了,所以组员选择组长既是机会,也有被调剂的危险。

这样的分组形式,既使每个小组都有核心人员,又充分发扬民主,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真正达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保证了活动的有效开展。

3、小组成立后,我让同学们谈谈感受,最具人气的组长说:有这么多同学要来我的小组,感到很荣幸,我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会尽我所能为大家服务,组织同学们开展好每次活动,争取评到金牌小队。(这个同学最后还流下了眼泪,对想进他的小组却没有被选上的同学表示抱歉,并承诺下次一定收他),当时,这一幕非常感人。第一轮就被选到的组员也是感慨万千,他们表示要各司其职,协助组长开展好每次活动。我认为畅谈感受这个环节,让每个同学明白自身的责任,增强了小组间的凝聚力,为后期开展小组活动奠定基础。

4、最后,各小组完成小组资料,为小组命名,讨论小组口号,设计小组名片,展示小组风采。

整个小组建设的过程既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意识,又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突出了小组组建的过程意识,让学生有所期待,兼容并包,受学生欢迎。

二、小组合作要讲究实效

(一)安排特殊任务

在活动中,我们发现一些内向的同学对于活动显得“无动于衷”,或者太过外向的同学难以静下心来,对这些学生,我指导组长给予特别的关照,有意识地安排他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特殊任务,为小组出力,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营造持久活跃的群体参与气氛。如:崔文文同学比较内向,但美术不错,组长就安排她绘制手抄小报的工作。吉永其同学比较好动,但很有自己的想法,组长便安排他完成实验这个工作,从实验的设计、操作、到实验记录,都完成得一丝不苟。

(二)学会集思广益

在活动中,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小组内就有了多种意见,这时就要指导学生学会集思广益。我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指导:理解别人的发言——判断意见的正误——组内达成共识,这样一个过程就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取长补短,达到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发扬团队精神

在活动中,组内成员由于在性格、能力、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开始时他们可能不一定能友好相处。一些学生还可能表现过于踊跃、积极,不让别的同学参与。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就会拉开差距。因此,在活动中,我让每位同学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负责,也要对小组同伴负责。他们必须将自己的努力与其他组员的努力结合起来,完成某项任务。对于那些积极活跃的学生,我经常安排一些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使他们想到要寻求组员的帮助。如:调查问卷,采访活动等。

三、小组评价体现集体

活动中,我们经常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发言往往是“我认为……”“我觉得……”而老师的评价往往也会说“你说得真好”。这样的评价方式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在活动中,我强调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发表观点,如:我们小组认为……我们小组的观点是……老师除了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还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方式、参与程度等进行评价或追问,如:你们的想法很好,你们又是如何想到的呢?你们做得又好又快,能说说你们刚才是怎么合作的吗?老师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设计各种评价表,如:这样的评价有集体有个人,能使全组成员产生荣辱与共的感觉,建立小组归属感,有利于活动的有效开展。

  

 

 

 

北环小学李燕萍

2016.1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