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二月里的最后一天。常州市博爱教育集团博爱校区迎来了一群尊贵的客人——来自常州市教科院、天宁区教研室的诸多专家、教研员们。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专家、教研员们走进课堂的第一线,听课、评课,交流、碰撞,教研气氛异常火热。他们智慧的话语,高瞻的引领,字字珠矶,句句切中要害,给博爱的教研工作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发现体悟共滋养
一大早,朱洁如、王勤、金东旭三位语文学科的专家分别走进三(8)班何洁老师和四(3)班施瑞云老师的课堂。何洁老师执教的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六册的课文《雪儿》。课堂上,何老师以读促悟,以读促写,让学生们入情入境感受作者与雪儿之间的真挚感情,同时借助朗读与写话的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
四(3)班的施瑞云老师执教的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十册《早》这篇课文。在教学第一课时的同时,施老师特别关注了文体特征,通过每个环节的渗透提高高年级学生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尝试高年段的“向读学写”训练。学生们在字词学习中学会了寻游踪,理文脉。
两节课堂上,学生们一次次真切地体悟,一句句真情地表达得到了三位专家的高度肯定。特别是朱洁如老师诚恳地给两位青年教师进行了提点。她认为两节课都有分寸地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去调教,去滋养。教学目标明确,课堂教学展示了多元价值。年段目标清晰,教学过程扎实。当然作为青年教师,还是多多研读文本,抓住核心价值,牢记年段目标,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成为学生的体验之旅、发现之旅……
继承发扬育创新
常州市教科院潘晓福院长、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林主任和教研员邓炜一行三人分别聆听了张丽东、钱益飞、葛丽莉和潘雪琪老师执教的随堂课。专家们对这几位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所执教班级的学生表现给予了高度、充分地肯定。他们一致认为博爱的数学课堂质量较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浓厚,主动提问和质疑意识强,具有较高的学习水平。同时潘院长也对数学教研组的工作给予了充分地肯定,认为博爱数学教研组有凝聚力,工作思路清晰,教研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能够很好的把教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落到每一个教师身上。希望数学教研组能继续不断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拓宽全校数学老师的教学视野,并将新的理念不断践行于教学常态课,更好的服务于博爱学子的能力发展,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积累更多更好的教学经验。
其乐融融同生长
常州市市教研员黄小燕老师和天宁区教研员薛红老师调研了英语组徐佳佳和孙季芳两位老师的课。
徐佳佳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时的综合版块。徐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探究,进而自主发现字母“tr”的发音;紧接着,徐老师把歌曲“wheels on the bus”的教学融入有趣的情境对话中,学生开着汽车,饶有兴致地唱着歌曲,课堂的氛围被推向高潮;在最后卡通故事的教学中,教师以大问题为引领,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进行思考、表达,最终引发学生对于如何选择交通工具的深度思考。丰富的教学活动,自然无痕的板块衔接,以及以学生能力发展为前提的理念,获得了两位教研员的一致好评。
孙季芳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A healthy diet》第一课时的语篇教学。孙老师先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与学生一起搭建饮食金字塔;继而引导学生探究和分析文本中的人物饮食是否健康;最后,在此基础上,学生自主地提出在健康饮食中的一些困惑,自然地将本课的教学延伸至课外乃至学生的生活中。
课后,黄老师由衷地感慨:青年教师在博小英语团队中得到了飞速的成长。同时,黄老师也希望老师们能再接再厉,加强自身对文本的额解读能力,把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中,真正为促进学生的学而教。
收放自如展风采
常州市音乐兼职教研员来蕾老师、天宁区音乐教研员金燕南老师和博爱教育集团执行校长蒋忱老师聆听了姜雷和余佳琦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歌曲《敲起我的小木鼓》和四年级歌曲《五月的夜晚》。这两节课朴实、扎实、真实。在两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师生的真情传递,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品味到了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无限快乐。
科学范文娟、吴晓霞分别执教了五年级的《斜坡的启示》和三年级的《把液体倒入水中》。课堂上,老师们通过一组组有趣的实验把学生带入了科学的世界,领略到科学的无穷魅力。市兼职教研员耿群志老师在充分肯定两位老师科学教学的基础上,更给科学老师们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科学教学殿堂!
市兼职教研员邵沪杰老师则走进了三(2)与四(1)班的品社课堂,分别聆听了由夏梦执教的《有多少人为了我》和陶艺教师执教的《我们的民风民俗》。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各有特色,目标清晰,教学扎实,高潮迭起,且活力四射,上出了“情”,上出了“趣”。
信息技术邱静老师以“画方形和圆形”为题,呈现了一节精彩生动的教学课堂;孙晓辰老师则以“初识WPS演示”为题,引导学生进入奇妙的信息技术天地。张燕老师和管雪沨主任对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
市教科院体育教研员刘成兵教授和天宁区体育教研员王国斌校长在李勤副校长的陪同下听取了两位体育教师的课堂。由陈敏老师执教的《排球双手正面垫球》重难点清晰,更值得肯定的是陈敏老师将自己改装的废弃塑料管和网兜运用到了排球的教学中,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由王嘉橙老师执教的《足球脚内侧传接球》,整节课思路清晰,内容由易到难,安排合理。
高位引领促提升
紧接着,博爱教育集团博爱校区执行校长蒋瑛围绕博爱课程为市区专家进行了专题汇报。潘晓福院长高度肯定了博爱教育集团的课程架构体系,有想法有条理有措施,为学生提供了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课程形态,有基础课程、有拓展课程、有活动课程,还有主题课程,这些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当然面对日益丰满的博爱课程,潘晓福院长适时地给我们提出了“瘦身”的理念,即在基于学校丰富的课程内容之下,要进行合理地分类;在架构学校课程形态的同时,注重教学形态的多样化与丰富性;学生的学习方式更要从单一走向丰富多彩;将互联网、游历、项目管理引入课堂……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但正因为有缺憾,所以我们的教学和课堂才有了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空间;正因为有缺憾,我们的课堂才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我们庆幸2017年新学期的开始,学校的教研工作就受到了专家们的引领与点拨;我们更坚信学校的教研工作一定会迎来教学的春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