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我们红梅实小迎来了一次盛大的听课活动。薛老师带着她的课题组成员,二实小教育集团六所学校的老师,还有我们的联盟学校延陵小学的老师们,大家齐聚一堂,共同观摩了我校两位老师的阅读课。
庄老师的这节<A party>以学生在三年级时的六一儿童节时装秀照片开篇,一下子就勾起了学生的旧有记忆,很快进入本课的主题party。在之后的教学活动推进过程中,庄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提问,听录音回答提问,验证答案,演一演小丑,最后到提炼如何制定计划,学生小组合作制定六一party计划,并进行展示,过程清晰,但是由于教学目标定得过高,孩子们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第二堂课是孙旋斐老师执教的<Seasons>。孙老师以一首Changing seasons开头,轻松引入本课话题seasons,然后带着孩子们领略四季的美丽图片,孩子们畅所欲言,纷纷表达自己对于四季的理解,从颜色,天气,活动三个方面一一推进,层次分明,孩子们也是热情高涨。从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角度来讲,这一点做得很好。
老师们专心听课的同时,肯定在思绪飞转,思考着对课的看法,酝酿着自己的重构。在课后研讨中,各校同行老师纷纷发言,提出了意见和想法,丰富了我们的课堂设计。
薛老师也对我校英语教研的活动开展和新课堂理念的执行给与了积极的肯定,同时也从理论高度和实践探究两方面给出了5个方面建议。
第一,关于文本解读。首先是要关注文本的文体特点,比如对话结构的文本要让学生有对话的输出,诗歌结构的文本要让学生对诗歌的韵律进行体会。其次是要关注文本的结构特点,比如培养学生通过听,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之后,找出或概括出topic sentence。
第二,关于目标设定。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要定位在基础性目标的落实上。即对于文本的整体感知、理解和初步运用之上。两节课的目标设定都过高了。
第三,关于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关系。以板书来讲,以往我们关注得更多的是语言形式,即重点句型,所以板书所呈现给学生的往往是句型的罗列,而忽视了整体语篇的意义所在。第一节课的板书则完全相反,体现了意义,却抛开了重点句型,所以学生说不出来。
第四,关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以老师的开放性问题为例。第一节课中,老师让孩子们对刘涛的派对前行为进行猜测时,孩子们基本说不出什么来,因为这个貌似开放性的问题,并不能激起孩子真正的思考。所谓开放性问题,要有指向性,能让学生进行有逻辑的思考,表达也要有依有据。
第五,关于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培养。真正有效的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能在学完本课之后把课文背出来,更有甚者,是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表达出来。
通过这次活动,我校老师在对教材的解读和教学设计思路上真的是获益匪浅。大家有个共同的感受:教学应该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活动设计都要以学生的习得、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前提,教学活动是师生同生共长的过程,我们要在日常扎扎实实的在课堂中落实、围绕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文:红梅庄小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