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美术>>新闻速递>>活动报道:在碰撞中促进教师成长——记2017年常州市美术同题异构活 
活动报道:在碰撞中促进教师成长——记2017年常州市美术同题异构活 
发布时间:2017-04-24   点击:   来源:朝阳新村第二小学   发布者:周定(朝阳新村第二小学)








 

      四月的天气温暖舒适,没有暴雨的狂澜,没有烈日的炙烤,在这样的温温柔柔、洋洋洒洒的421日上午,2017年常州市美术同题异构活动在朝阳二小如期举行了,常州市教研员车言宁老师、常州市小学兼职教研员张展老师、各辖区美术教研员以及全市小学美术教师代表们参加了此次活动,张展老师全程主持了此次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研讨氛围浓厚。

彰显风格  异样精彩

 本次的研究主题:设计应用课型实施策略研究。教学内容为五年级下册的《我设计的图书封面》,执教老师分别是:朝阳新村第二小学的沈昱老师,实验小学的邱淑楠老师,青龙实验小学的施筱雯老师,相同的课题,不同的实施,产生了异样的精彩。

     朝阳二小的沈昱老师给学生创设了平等对话的情境,通过各类教学活动,探究方法。在选择性学习中,归纳书的种类;在对比封面内容后,寻找封面“五官以及研究封面版式。学生作业环节给学生抓手,从第一次绘制小草图,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线条设计,再到第二次调整完成正稿,逐步地深入,在半扶半放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实验小学的邱淑楠老师通过英国封面设计学院奖导入,让学生了解书籍封面设计的要素,并揭示本课的主题。行课过程中通过尝试---探讨---尝试---欣赏---尝试的过程体验设计的反复性。整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始终传达给学生这样的理念:(1)设计是反复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2)设计中物以致用的思想,从实际使用情况去考虑设计。(3)了解书籍设计的常规美学知识。开放性的设计使学生能倾情投入,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经验。

     青龙实验小学的施筱雯老师精心选择经典的儿童图书封面,使学生从大师的作品中汲取智慧。她通过三种典型的版式设计类型,帮助学生直接掌握一般版式;接着以《小猪变形记》为例,举一反三,指导学生巧妙设计图画和文字,使学生明白设计追求的是创意,设计的封面没有唯一性。施老师的教学线条凝练、环节紧凑,善于提问和追问,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深。

智慧碰撞  一同成长

     课后,执教老师介绍设计意图以及课后反思,区教研员以及各区教师代表进行热烈的教学研讨。

     钟楼区教研员庄老师用四个关键词谈听课感受:(1)正道,要换种角度,从内化、理解的角度去追求我们的方向。(2)观念,教与学的观念,让学生在内化的过程中去真正有所学。(3)研究,设计有法而无定法。(4)追求,不同的价值追求,我们的学生到底要学会什么?

 天宁区教研员蒋老师首先用三个“基于”概括了这三节课共同的特点:这基于对话的教学、基于问题的探究、基于体验的学习。同时又提出两点建议:让思考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让改进成为创作的学习常态。最后提出一点思考:如何集中火力进行难点的突破,使方法学得透彻一点?

     常州市教研员车言宁老师给青年教师提出了两个注意点:1、学会积累,平时要多观摩、多反思,积累经验。2、夯实常规,真正将常规落实到课堂。

     通过本次“同课异构”的研讨活动,让我们看到三位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个性化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三位教师的教学个性也在活动中得到很好的彰显。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大家对教育的热忱、对教学的思考还在延续……

 (文:沈昱/图:吴承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