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综合实践>>计划通知>>获奖公示:天宁区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评优活动综述及评优公示 
获奖公示:天宁区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评优活动综述及评优公示 
发布时间:2017-05-27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蒋春燕(教师发展中心)

 

 

天宁区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评优活动综述及评优公示

区属各小学:

区小学劳动与技术评优课比赛第一轮教学设计4月底结束。各学校精心组织,老师们积极参与教学设计的撰写,全区共收到教学设计21篇,最终遴选出6位选手进入课堂教学评优比赛。526日,6位选手在雕庄中心小学的课堂上精彩诠释劳动与技术的教学理念,演绎了教师指导的独具匠心。

课堂教学的优点1.既着眼全体,又满足个性。上课的老师能基于“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这一核心理念进行教学,既关注全体学生的技术掌握程度,又给能力偏强或偏弱的学生以个性化指导,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在技术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提升。2.指导有高度,形式有温度。在进行技术指导时,教师们均用了微视频教学结合现场示范的方式,将操作步骤和难点进行了具体的讲解和分解,教师的“下水”作品,使学生赞叹、钦佩!学生油然而生出向老师学习技法的需求。在循循善诱中,在平等对话中,教与学共生,情与技交融。3.体验中发现,实践中收获。参赛教师们十分重视劳动与技术课堂上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创设了大量让学生参与的活动环节,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制作出或精美、或实用的劳技作品,达成了“一课一得”的目标。

后续教学的建议6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主要体现为三个缺失:第一,缺思维参与。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过于“死板”,课堂主控意识过于强烈,导致学生亦步亦趋,缺少思维的深度参与。建议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使优质问题既有针对性,更有启发性。第二,缺交互式互动。课堂上师生大量的对话是“你来我往”“你问我答”的交流,老师们对学生的回答只作“对”与“不对”的评价,而缺少交互式反馈。建议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展示,要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完善、修正、扩展、追问,尽量让学生解决学生的问题。提升交互式反馈的质量,帮助学生实现对问题的再思考、对内容的再丰富、对知识的再加工、对过程的再论证。第三,缺创意的激发。6节课的学生作业呈现出趋同化倾向。建议教师在指导时,强调在掌握基本式的基础上,进行变式的创造。劳动与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四大指定领域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要从课程观的角度解读劳动与技术的核心素养,将之融入研究性学习中,融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整体的研究体系之中不断实践,改进教学成效。

依据评委会打分评议,现将结果公示如下:

一等奖

居莉丹(雕庄)      王艳(朝二)      陆菊敏(青龙)

二等奖

李素敏(三河口)    张元园(博爱)    崔颖(丽三)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

                                                                        2017/5/27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