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九月,秋风送爽,正是硕果累累的美好季节。9月13日上午,博小联校音乐教研组在龙锦校区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音乐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教研围绕“低年级歌唱能力目标细化表达”这一主题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探讨和研究。本次活动分别是二年级曹畅老师执教的《大树妈妈》和一年级任玺铮老师执教的《你早》两个课题。
曹老师以亲和的教态,精准的范唱获得了在场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导入时,一首《摇篮曲》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了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在教唱歌曲时,不断引导孩子们用轻柔的、较高位置的、充满深情的声音表现歌曲,通过对比示范,指导学生唱准后八分休止符,做到声断气连,表现出大树妈妈对小鸟的深厚的爱h。任老师执教的《你早》,针对一年级音乐课是打基础、习惯养成为重点而展开。孩子们入学两周不到,音乐课只上了两节,但任老师的教学常规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她以“美好一天,相互问好”为主线条,观赏农场动物们互相问好,跟着歌曲《嘎嘎小鸭子》恒拍走步律动,在句尾高位置准确加入问好声音,为歌曲《你早》做了扎实铺垫。教唱朴实、扎实、真实,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最后,她还带领学生尝试加入二声部,为歌曲增添了不少色彩。
研究课后,联校教研组组织各位听课老师们集中评课。两位执教老师就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做了大概的阐述,与会的老师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其中就“诵读的目的和效果”组里的老师展开了激励的讨论,组的老师认为,诵读最终解决的不是节奏,而是要用较高位置的声音来表现歌曲。也有老师提出,歌曲教学应注重两点:一是老师对歌曲的理解,二是老师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尤其是,在教唱前,老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对歌曲的难点及解决方式作出处理。曹老师在执教《大树妈妈》休止符处时,是通过一遍遍地模唱来解决的,效果并不明显。在未来的教唱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语言或肢体动作来启发引导学生,“声形并用”效果会更好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