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音乐>>常态教研>>互联网+,用技术翻转音乐欣赏课堂 
互联网+,用技术翻转音乐欣赏课堂 
发布时间:2017-09-20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金燕南(天宁教育文体局)






 

920日上午,阴雨绵绵,解小联校教研组的音乐老师们齐聚丽华二小,胡云芝老师用一节精彩的平板课《望月节》拉开了本学期联校教研的序幕。

课堂中师生借助全景平台,共同完成了对《望月节》第一乐段的主题欣赏。

1、前置性学习——任务导学、平台分享

    前置性学习中,学生交流聆听感受,利用思维导图完成梳理并分享到学习平台,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为课堂教学找到了新的立足点。

2、生长性学习——聚焦主题、深入探究;

课堂中,学生在教师任务单的引导下逐步完成聆听、听辨、学唱、律动等教学环节。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在情境中学习,与音乐对话,用肢体表达。而平台多样方式的呈现则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参与小组讨论,进行个别化辅导,组织分享评展,为学生的学习助力。

3、延展性学习——拓展思维、丰富积累

课后拓展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资源包,让学生进行拓展性学习,并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试图实现课内到课外,线上到线下等方式的混合式交替,灵活自主,随时随地支持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

整节课呈现了互联网+时代的新的音乐学习方式和音乐课堂形态。

课后,胡老师针对这堂课进行教学反思,他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本节课的教学力图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创设前置学习、深度学习和拓展学习等丰富学习样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音乐学习能力,彰显时代学习特征。

最后,大家各抒己见,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教学必须吸纳技术启迪智慧的理念,胡老师的整堂课版块清晰:前置性学习中同伴互助学习,成果分享中提升了自己,前置性学习为本堂课奠定了学习的基调。生长性学习中,音乐味弥散在整个课堂,技术成为了营造氛围的重要因素,延伸了放整个教学的广度,深层次地提长了学习愿望。互联网+时代下,学习方法在改变,教师追求的是动态开放,高效互动,合作探究,个性化学习的课堂,当然也存在一些困惑:

1、如何使技术平民化,可复制,易推广。

2、互联网+时代的音乐如何用技术,而不是被技术用,如何更好坚守音乐味。

3、如何不窄化理解范式,需要不断调整、适应和扩充。

理念的改变,一切都是为了课堂发生改变,让学生轻松地走进,快乐地走出。让我们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怀揣着追求与困惑,追求真实、有趣的翻转课堂。

图:吴小英  文:张铖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