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音乐>>常态教研>>田间麦歌,劳动快乐 
田间麦歌,劳动快乐 
发布时间:2017-10-13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金燕南(天宁教育文体局)






 

田间麦歌,劳动快乐

高尔基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号子,是民歌的一种,它产生于体力劳动的过程中,伴随劳动,并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1011日上午,解小的音乐教室里洋溢着劳动的快乐,石莹怡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唱响《打麦号子》。

上课伊始,石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丹麦民歌《丰收之歌》,然后请学生将两首以“丰收”为主题的歌曲进行对比,感受音乐风格的差异。在教唱过程中,石老师结合学生听唱和模仿的能力,带领学生模唱歌谱。学生自信大方、积极投入,体现了石老师平时扎实的教学。

课后,解小联校教研组的老师们都参与了评课,对石老师温柔大方、流畅自然的教学给予了肯定,感受到石老师参加工作以来的努力。针对课堂,老师们也提出了想法:

1、音乐课要更注重音乐线索,要从音乐本身出发、从听觉开始。《打麦号子》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表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让学生感受并表现出这样的场面是这节课的重点。建议石老师调整教学版块,让学生多听多感受,并利用老师自身的语音语调带动气氛。

2、在歌曲教唱的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及教唱的有效性。如找相似乐句时,明确的指谱可以让学生更清晰明了,而不是泛泛带过;民族风格的歌曲经常出现滑音、装饰音,这样的乐句更适合老师教唱,更利于学生掌握民歌的韵味。

一场秋雨一场凉,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我们展示的舞台、学习的平台,我们珍惜每次相聚的时光,积极有效地进行音乐教学探讨。每一次交流,都拓宽了老师们的思路,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思考。 我们愿意携手同行,共享劳动的快乐,共同在“田间”高歌。

摄影:居爱君  撰稿:宋丽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