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语文>>教研动态>>解小教育集团: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顺利召开 
解小教育集团: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7-11-24   点击:   来源:解放路小学   发布者:潘晨阳(解放路小学)










冬日里的暖阳温馨而又含蓄引领着我们追逐梦想的起点。11月21日,第四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在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千人会场隆重举行。

下午的课堂展示活动中,党照虎老师与解放路小学五(7)班学生共同呈现了一节精彩的语文课。上课伊始,党老师通过“自主学习单”的展示与交流教学了重点生字词,让学生学会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课中,党老师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圈画、批注,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去感悟老支书这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和诵读,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和意义内涵。党老师还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联想补白中,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灵魂的伟大,让老支书的光辉形象,立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党老师用平实的语言、澎湃的激情、智慧的点拨推进整个课堂教学,教学现场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

课后,党照虎老师对执教的《桥》进行说课,他认为这节课总体思路是:以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关注,立足三个点,设计、组织教学活动。“一个中心”就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两个关注”即:关注课文文体特点,关注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三个点”分别是:摸清学生学习的起点,瞄准生成点,放大生长点。在设计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党老师始终立足于三个点:是摸清学生学习的起点。二是找出概括能力起点三是找出品悟能力起点

接下来是专家点评环节,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李家栋对本节课进行点评,他首先肯定了党教师执教的《桥》这一课,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理念。这节课围绕一个中心:以学生学习语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教学活动;两个基本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生成点和生长点,生成与生长紧密相连;三个路径:真读书、真思考、真对话;四个目标:学习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培养审美,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郑桂华教授从教的设计到学的设计对本节课进行点评。她认为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学习过程开放度高,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化体验,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教师注重让学生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转化为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今后的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让学生准确、清晰、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她也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学习任务设计的难易程度,如何引导学生在文本人物的关系中发现层次,从多个角度来体会人物的形象等。最后,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吕立杰教授进行点评,她首先肯定了党照虎老师自身较高的语文核心素养,干脆利落的课堂组织和调控能力令人印象深刻。课堂中,老师对语言的敏感度很高,基于语言范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训练,让课堂教学从教到学,以学生为中心,找到学习的起点,真正地实现课堂转型。另外她认为教师要从教材的解读入手,发掘教材的深层资源,发现教育教学的潜能,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针对这节课的设计,吕教授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小说类的文章可以关注情节,也可以是精神价值观,而《桥》这篇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描写是重点,如果课堂开始以学生阅读的感受或者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入手,课堂中可能会碰撞出不一样的思维火花。吕教授认为整堂课充分展现了对语文学科本质特征和先进教学理念的转化力,党教师更是全面准确地把握住了教材独特的语用价值与育人价值。三位专家高屋建瓴的点评让上课教师与在座教师能受益匪浅。

最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莫景祺处长为党照虎教师颁发上课证书。本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平台,帮助教师优化教育理念,开阔教学视野,提升核心素养。作为教育者,我们会更加努力,真正地实现课堂转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