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音乐>>常态教研>>童年·童趣——记音乐学科解小联校教研组12月教研活动 
童年·童趣——记音乐学科解小联校教研组12月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7-12-14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金燕南(天宁教育文体局)




 

1213日,解小集团各位音乐老师齐聚浦前小学,开展了以“低年级歌唱能力目标的细化描述”为主题的研讨活动,由刘姝延老师执教了一年级上册的《捏面人》一课。

这节音乐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创造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刘老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
一、以故事为主线,体现其艺术性。
低年级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课堂的一开始刘老师就用吹糖人,剪纸等传统艺术的照片激发孩子兴趣,引出本课的主人公——捏面人的老爷爷。尤其是刘老师用河南方言模仿的一句“你说是啥就是啥”成为了本课的一大亮点。在提问环节中,刘老师摈弃了以往的“听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这一传统提问模式,而采用故事形式提示孩子关注歌曲内容:“那么捏面人的老爷爷到底捏了啥呢?”这一教学方法符合低年级的年龄特点,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很好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教学活动打好了基础。
二、营造和谐氛围,轻松愉悦。
歌曲的第二板块,刘老师以响板为辅助,带领学生进行了数板部分的诵读。运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多种形式,时刻关注孩子诵读时的声音位置,并请学生自主创编相应动作,学生兴趣非常浓厚,达到了整节课的高潮。
三、学生自主创编,其乐无穷。
在课堂的最后,刘老师请孩子对数板部分进行了二次创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

课后,老师们对刘老师的课堂及常规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宋丽娜老师认为在整节课中,完整听的遍数较少,可以将完整听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磨耳朵”,对后期的学唱会有很大的益处。在“你说是啥就是啥”一句的动作设计中,可以将左右摇头改成顺时针转头,更加符合歌曲的戏曲韵味。刘丽老师提出,在老师不断范唱“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一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开口默唱,帮助学生初步熟悉音准和节奏,为学生后期学唱做好铺垫。石莹怡老师觉得诵读部分,如果能再每一句的重点字的音头提示学生“拎”一下,呈现的效果一定会更加好。各位老师毫无保留,各抒己见,给刘老师提出了许许多多宝贵的建议。

每一次的研讨都是一次成长,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在教育的道路上共同成长。

摄影:宋丽娜   撰稿:刘姝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