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阳光明媚和蔼,如缕缕金光洒满校园,照耀着孩子们欢乐的笑颜;微风温和柔软,如丝丝清泉拂遍校园,飘荡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4月16日下午,解小联盟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我校二楼演播厅拉开了帷幕,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常州市教科院蒋敏杰老师和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邓炜老师莅临指导,我校全体数学老师和全区其他兄弟学校的数学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研讨活动主要分成了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兰陵小学张春玲老师执教四年级《一亿有多大》,我校杨丽老师和陆卫华老师分别执教二年级《认识万以内的数》和三年级《认识分数》;第二部分由邓炜老师和蒋敏杰老师分别就观课和评课对与会青年教师展开培训,实现了专业引领。
课堂教学 显师生风采
第一节课,我校杨丽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节活力四射的二年级的《认识万以内的数》。杨老师教态亲切,课堂灵动,学生热情高涨,兴趣十足。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中,丰富多样的生活素材,逐层深入的操作活动,积极互动的探究过程都促进了“数”知识的共同建构与自然生长。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中,在新知与旧知的融汇中,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有效发展了自身的数感。
第二节课,兰陵张春玲老师呈现了一节别出新意的四年级的《一亿有多大》。作为一节综合实践课,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紧扣教学重难点,紧抓数学知识本质,循循善诱,通过逐步深入的教学设计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方法,充分参与到对一亿的认识过程中来,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了一亿的认知表象,感知了一亿的真实大小,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清晰。
第三节课,我校陆卫华老师演绎了一节精彩十足的三年级的《认识分数》。陆老师以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和认知经验为基础,自然地在旧知的基础上过渡到新知,板块化的教学设计,关键性的问题引领,多样化的活动体验,引领式地回顾反思都把学习的时间、思考的空间、展示的机会留给了学生,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难点,把握了分数的本质,切实巩固了教学内容,有效拓展了知识宽度。
培训引领 促专业成长
精彩的课堂展示、机灵活泼的孩子给每一位参加活动的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邓炜老师和蒋敏杰老师的专业引领更是让大家获益匪浅。对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而言,观摩欣赏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把握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学习点,如何有效结合执教教师的教学实践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回顾并提升自我评课能力呢?史成宇老师、吴婧老师、王雪薇老师和张璐老师首先结合三节课堂教学展示分别面向大家进行了主题式演讲评课。
结合观课与评课,邓炜老师指出:首先,主题式演讲评课需要以课为中心,相关主题以及主题下的观点要切合课的主要特色而非边缘属性。以本次活动的3节“数认识”的课为例,,核心应是理解数的意义,而主要认识过程需要依托抽象,可以从借助具体情境、把握核心概念、采用多种模型、借助动手操作这4个维度来帮助理解数的意义;其次,语言表达需要适度关注,应具有适当的演讲激情;再次,观课评课要能看出合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必要的理论知识;最后,演讲中要尽可能做到脱稿以进一步提升发展自身的数学教学素养。
最后,蒋敏杰老师进一步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观课评课方法:一方面,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观课的角度来思考如何设计好一节课,以《一亿有多大》为例,可以从教师的目标定位,学生的参与面与参与积极性等角度来进行回顾与反思;另一方面,在观课与评课的过程中,需要仔细看、认真听,执教教师是否捕捉、听懂学生的回答并能贴近学生的思维进行反馈;同时教师要思考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蒋老师还指出了观课评课的3大原点:专业化的教材解读、学习活动的有效设计、对学生学完后掌握内容的思考。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天是播种希望,孕育梦想的季节,徜徉在这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伴随着专家老师的悉心引导,伴随着执教老师们的精彩展示,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反思,开阔了思路,也启迪了智慧。在未来,我们必将继续齐心协力,坚持奉献求实的态度、勇于创新的精神,进一步打造我们的阳光课堂,也必能在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欣赏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撰稿:王雪薇 摄影:王小波 审核:吴玲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