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叫卖声声
-----记九月新教师联盟教研活动
9月19日上午,新教师齐聚北环路小学,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共有两位老师上课。
刘永慧老师的《木瓜恰恰恰》,一开始用猜谜语的游戏,弹奏四条旋律,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旋律有了更加深入的记忆和理解,教唱环节流畅自如,效果良好。最后加入了打击乐器,使歌曲更加热情活泼。秦帆老师的《苏木地伟》,首先介绍了彝族人民的服饰和火把节,欣赏彝族舞蹈,并运用简单的脚步为歌曲律动;在整体演唱完曲之后,学生们了解到这是一首祝酒歌,于是拿起“酒杯”,边“喝”边唱,前后呼应,整体设计用心,材料选择恰当。
课后,金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评价:
一、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对音乐风格的把握与判断。
例如本节课的《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的叫卖歌曲;中国叫卖歌曲分为两类,一种是纯粹的叫卖小调,一种是以叫卖的题材写的歌曲,例如《卖汤圆》。关于叫卖的歌曲,要有准确的表述和分清楚范畴。
除此之外还需注意,教唱环节中要有准确的恒定的节拍感,速度要稳定。在放慢速度的时候,节拍必须稳定,不可以忽快忽慢。
在伴奏方面,要注意重音在哪里。不能再两个十六分音符的位置上弹的太突出,会使整体显得很生涩,而且没有旋律整体的线条感。伴奏的音色也要体现出音乐的表现力。
二、教唱环节中注意的一些细节:
1、从模唱歌谱开始调节声音,例如:上下张开,牙关放松,要用符合孩子思维指示的语言;
2、尽量找旋律内在规律设计课堂,例如旋律的模进感,在活动中挖掘这方面内容,有利于孩子对音乐线条的空间感和对音准更好的把握;
3、在整体歌曲演唱的环节,发现问题,即时解决。
三、设计律动的时候,要想清楚设计律动的目的是什么,熟悉歌曲或者感受韵律?要减轻动作的负担,重点在于感受音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