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方式被称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第三种学习方式,“互联网+”是我校的热点研究项目之一,“互联网+课堂”在解小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0月17日,解小联校教研组齐聚香梅小学,聆听了由宋丽娜老师带来的《雷鸣电闪波尔卡》。
《雷鸣电闪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乐曲欢快热烈,作者用钹、定音鼓和大鼓模仿雷雨和闪电,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中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场面。
宋丽娜老师带领孩子们徜徉在互联网的课堂里,感受音乐中的暴风雨,一起快乐发“声”。课堂中宋老师为学生设计了四个任务单。在课前的预习任务中,学生在搜索器中收集关键字“雷鸣电闪波尔卡”和“约翰施特劳斯”的相关资料,激发兴趣,丰富体验。课堂中的任务单孩子们自己尝试创作图谱,根据音乐的旋律走向、节奏,制作音乐图谱,让无形的旋律具像化。这个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制作完图谱后,宋老师与学生配合,用乐队软件一起加入音乐的演奏,电子化设备让每位同学都成为小乐手,快乐发“声”,将课堂的氛围推向高潮。第三个任务单宋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听赏乐曲的第二部分,学生通过听赏、对比、选择,自主分析乐曲的第二部分。在最后的拓展任务单里,宋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包,让学生进行拓展型学习,并引发学生对音乐的思考,将课堂内容延续至课后。整节课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听课老师都感受到了互联网课堂的优势。全景平台多样的呈现方式中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增加了互动,让情景学习更优质、让音乐对话更个性、让音乐表现更丰富。
互联网+课堂是未来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影响力的深入,教师要面对新的要求和标准。从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与学关系的转变,学习方式的变化,技术与音乐的融合与创新。但是,如何更合理地将音乐课与互联网平台相结合,这是我们要思考的。我们会怀揣着探索精神,继续追求更适合学生的课堂。
撰稿:宋丽娜摄影:张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