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5日上午,五年内新教师齐聚北环路小学,进行本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石莹怡老师和杨茜老师为我们分享两堂活泼有趣的一年级的课。
石莹怡老师一开始用复习《你早》进行导入,用熟悉的旋律将学生的状态带入音乐课堂,增加了学生的兴趣。然后用诵读的方式,让学生熟悉歌词和节奏,使教唱环节流畅自如,效果显著。最后加入了儿歌的诵读,让整首歌曲变得更加的丰富精彩。杨茜老师的《捏面人》用谈话导入的方式,将学生们带入情景,增加他们的兴趣,并运用简单的动作带学生感受河南豫剧的风格。在教唱教读的环节,杨老师循序渐进,从节奏到强弱,由简至难的进行教学。并且运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一直专注于课堂。整体设计用心,材料选择恰当。
课后,针对两节课各位老师也展开了讨论,主要提炼出两点需要我们年轻老师特别注意的地方:
一、会“预设”
例如第一节课《小猴子》,学生的节拍意识不强,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节拍意识的话,休止的地方要提示,让学生心里默数节奏。第二节课《捏面人》,第二句的歌词比较密集,“把眼睛”的节奏不符合平时语言的习惯,学情表现为比较难跟上,那么在教学设计里就要增加对应的方式去铺垫。
除此之外,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在教案里预设一个粗的框架,第一步:疏通歌词,感受节奏。第二步:处理声音,巩固节奏,注意咬字。第三步:诵读的音调。
二、会“指导”
老师的指导要贯穿在每个环节、每个板块。首先老师自己的示范要清楚,“点”要做出来,用活灵活现的示范抓住学生的耳朵。就比如《小猴子》中“吃了七八个”一句,附点从读到唱都是需要一点点字头的,不能任其散漫。如果缺乏声音的指导,那么等孩子们利用默会听熟悉之后,老师就没什么可教学的了。
此次活动为新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锻炼自己、展示才干、交流学习的平台,使她们在教学方面得到了磨炼,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