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初中学科中心组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本学期,初中学科中心组将认真贯彻《2019年天宁区教育文体局工作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省、市教科院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坚持立德树人,聚焦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聚焦“公平、优质”发展目标,以教育科研为引领,以学科研训为重点,以教师培训为抓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努力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天宁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区域研训
1.加强中心组成员队伍建设。调整、充实初中学科中心组成员,将认真负责的骨干教师充实到学科中心组队伍之中。
2.加强中心组成员自身建设。中心组成员加强学习,苦练内功,努力提高自身教科研素质。努力做到“五个一”:建立一支有梯队的学科教师队伍;开展一次有影响的学科展示活动;推进一项有潜力的学科改革项目;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学科专业论文;举办一场有品味的学科专业讲座。
3.中心组成员努力加强业务研修,努力提高区域研训的策划、实施、评价、反思等能力,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区域研训工作水平。
4.依托常州市教科院,开展研训活动。组织我区教师,积极参加市教科院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探索课程实施方式,分享教学实践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区教师发展中心认真做好我区各初中与市教科院教科研活动的联系工作。
5.引导教师认真落实“常州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组织各学段、学科课堂教学同题异构研讨活动,引导教师分享教学实践智慧,共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科教研组、专业群,形成目标、策略、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升组织化水平。
6.支持校本研训,促进教师持续成长。引导各中小学根据自身特点和学校发展需要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将教师发展需求、学校发展需求和上级部门对教育规范需求有机结合,形成上下联动的培训长效机制。
7.落实全员培训,满足教师发展需求。提供区级及以上培训每人每年不少于36学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常州市“名师大讲堂”活动。
8.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努力达成“五个一”,作为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推力:
(1)通读一种学科教学专业刊物业;
(2)研读一本专业理论著作;
(3)撰写一篇研究论文或案例分析;
(4)开设一节市级或校际公开课;
(5)编制一份试题。
9.开展小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素质。全区初中教师要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将课题开究聚焦为小专题。在相对一个较长的研究时期内,教师专注于该小课题,逐渐将该研究课题所包含的内容一一展示出来,将所蕴含的问题一一详细地阐述。
10.促进教师成长。充分利用学科教研、名师工作室活动、农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课题成果交流等项目或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加强优秀教师的培养,打造学科领军人物;提升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评价的能力和水平。
二.课程与教学
11.加强课程建设。严格实施国家课程。各校要根据学校特色、学生实际,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地使用国家课程,以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努力建构多元校本课程,积极建设多样活动课程。不断完善学校课程建设。
12.认真总结2017年中考情况,提炼有效的复习教学经验,共商中考复习工作。探索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复习效益的方式,追求符合教育规律下的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5月中旬起对中考备考情况进行调研和指导。
13.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各校要按照教学常规,从细节入手,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各校校长要负责本校的教学常规落实工作的规划、实施、保障和考评等等工作,学校教务处负责具体落,围绕教学常规的落实,加强过程管理,抓实教学常态工作。
14.积极推进课程改进。教师要转变课堂的教学观:教为学服务。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过渡点、思维传递的交叉点、实际生活的着力点。要努力形成课时设计综合思维:清晰的育人目标;合适的教学内容;匹配的组织方式,具体的反馈评价。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定教,努力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15.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各校要切实提高教研工作的组织化程度,要依据课标,聚焦课堂,基于问题,同伴互助,通过同课异构、案例研究、课堂观察、教学反思等形式,务实开展校本教研,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区教师发展中心将大力推进联合教研活动。
16优化作业布置和批改。提倡分层布置作业,杜绝强迫性、重复性的无效作业,应做到“精选、精讲、精练、精批、精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7完善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充分发挥学业质量诊断、评价、反馈与指导功能。督促各校严格按规定组织各类测试工作,认真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教情和学情调整教学策略,寻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配合常州市教科院做好初中学业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工作。
18.加强教研组建设。教导处要建立教研组长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和部署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的具体工作。要实行中层以上领导包教研组制度,包组领导要经常深入教研组,了解、参与、指导教研活动的开展。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教研组考核制度,定期组织教研组工作交流和优秀教研组评选。
19.继续组织开展初中各学科课堂教学同题异构研讨活动,引导教师探索课程实施方式,分享教学实践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信息化建设
20.提升信息化应用与研究的能力。推广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研究的各项成果。深入实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2018—2020)》,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以常州市“青果在线学校”平台为基础,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初中各学科微课学习、互动交流。继续加强数字化学习的研究,继续加强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应用研究,鼓励学校开展微课程、慕课、翻转课堂等方面的研究和实验。
21.努力提升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与水平。组织好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竞赛活动,以竞赛促培训,以培训促应用。做好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创新与实践(NOC)大赛、教师教学实践评优竞赛、一师一优课评比等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力争在各项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主要活动
二月份
1.组织参加市教科院组织的期初教研活动
2.各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重点学习《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3.召开各学科教研组长会议,明确本学期各学科区域研训计划
三月份
1.参加市教科院中考解读会议,领会2019年中考精神
2.开展九年级各学考中考复习策略研究
3.区八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区七年级数学公开教学研讨活动、区物理课题组活动
四月份:
1.举行新教材的专题研讨活动
2.开展“互联网+”时代语文课堂教学范式成果推广活动
3.各年级课例研讨活动
4.区人体对话一体会考试模考分析及复习策略研讨、区九年级数学研讨活动
五月份:
1.天宁区各学科中考复习研讨会
2.各年级课例研讨活动
3.各学科对初三专题复习落实情况进行调研
4.学术沙龙。主题:初中课堂教学改进的策略研究
六月份:
1.协助做好中考阅卷组织工作和试卷分析工作
2.做好七、八年级期末调研测试情况分析工作
3.做好非毕业班年级课例研讨活动
4.区七年级语文公开教学研讨活动
七月份
1.完成学年学科和个人工作总结
2.组织教师参加常州市名师大学堂活动、常州市学术沙龙活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