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美术>>计划通知>>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天宁区中小学美术教师教研训工作计划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天宁区中小学美术教师教研训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9-02-18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蒋春燕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中小学美术学科的教研工作,要继续以深入推进美术学科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提高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为目标,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和管理的职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强化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意识,创新教研工作的主题、方式与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继续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美术核心素养导向下,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阵地,深入了解美术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教师培训:依据团队需求,开展多元活动,助力教师专业化成长

灵活组建教师研训团队:联校教研组、微课题研究组、青年教师成长营、评课中心组,根据学期教研活动菜单,根据教师个人发展愿景,每次利用市、区联校活动,穿插进相关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使每个团队活动都有深入研讨的话题,使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有主线串连。

1.进一步更新理念

采用自主学习、教师导读、专家荐读等方式,认真研读新《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美术核心素养导向下,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

基于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比较双基、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异同,明确育人观,增强美术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细化和落实的可操作性,将美术素养转化成学科关键能力。

2.进一步提升技能

提升教师专业技能,追求两大目标:一是为学生提供更有成效的示范和指导;二是形成自己专业化特色。根据教师们专业提升的需求,构建美术技能培训菜单,外聘结合内聘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一月一次的主题培训。每次培训活动后,要求老师们自主练习,在下次培训须带着平时创作作品参与现场交流活动。

3.赛训整合,提升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水平

中心将围绕“基于学生真实性学习的教学”“基于核心素养的能动学习”为重点开展系列的专题研讨活动。重点以“学习活动的设计、展开、推进”为研讨关键问题,展开基于证据的观课、议课活动。

基于运用“课程观”来突破教学设计方面的难题,用“单元教学设计”整体思考学习活动的设计,帮助教师用系统化、结构化思路来解读教材,分析学情,确定目标,组织内容,设计活动,以破解教师“课时教学”的视角局限。

本学期借助市“同题异构”教研活动、区互+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与新北区的联合教研活动,各项活动将遵循“以赛促训”“学练结合”的原则,在活动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二)课堂教学:强调真实性学习,开展基于学习者中心的课堂转型研讨活动

美术核心素养作为对教学结果的设定,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若要让其落地,必须将其具体化,实现可操作性的转化。因此,实现教学过程的转型,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

1.加强教研活动的整合,强调“课堂转型”专题研讨活动

(1)课堂转型:在每一次教研活动中,强调“教学行为改进”的实践性操作,基于课堂证据展开深入研讨。通过导读钟启泉教授的《课堂转型》、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等专著,观察教师是如何来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转型,重建教学关系:由教师的教引领学生的学转向教师的教辅助学生的学,由先教后学转向先学后教,由肤浅性教学转向深度教学。在研讨中引发讨论与思考,在实践中加以行为改进。

(2)基于学生真实性学习的教学:警惕当前课堂教学的问题与现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进的表面化(表面热闹,实质没有思维含量;小组合作的形式化);活动目的和收获的单一化(知识以结论的方式呈现);课堂师生缺少对话,或者对话浅显;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教学目标虚化、泛化。

改进具体教学问题,基于“真实性学习”,致力于构建以学为主线、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和结构,致力于建立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出来的教学文化和教学方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学生赏析作品的全过程,学生观察、操作的全过程,学生问题生成、提出、解决的全过程,学生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的认知,特别是思维发展的全过程,应该成为贯穿课堂的主线和明线。

2. 进一步深入开展常规教学研讨活动,强化参与者的思考

(1)每个月依次由四大联校组推荐一至两位教师上区级教学展示课。教学展示课须围绕教学难点问题先行研讨,并在正式教研活动时加以说明:原有课堂转型的难点是什么?我是通过何种途径加以解决的。课堂中是如何突出“学生的真实性学习”的。除了每月一次的区级联校教研活动,四大教研组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保持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中教研活动的频次,每次上课人数2人,围绕本组难点问题进行常规的教学研究活动。

(2)教学研讨实现“听说读写”的新变化

听——提前了解教学内容,带着思考去听课。说——首先,要求上课教师的课后反思加强对教学关系的分析:原来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是怎样的?我是如何调整教学活动的?调整了之后有没有突显“学生的能动学习”。其次,研讨并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美术课堂评价指标,大家结合基本指标和个人感受进行评课。读——推荐阅读主要学科评课专家的评课稿,了解评课一般可以从哪些角度切入?怎样评课才能评到点上?写——评得精彩、有深入思考的评课内容建议进一步提炼,形成文字,积累写作的素材,或推荐到美术教育类杂志发表。

  1. 学业质量:抓准作业研究这一落点,提升基于教学有效、示范高效的学业质量

根据平时调研和期末调研的情况反馈,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在逐步更新:从知识的教学转变到育人的教学;教师们的教学行为在改进:从点状的教学到整体板块式的教学,从结果的评价到过程和结果兼顾的评价。但是教学中也有一些突出的问题: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机械化执行教案,学生主动学习动力不足;多教少学,学生学习时间被严重挤压;提问质量不高,缺少思维含量;师生互动形式单一,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少;对作业的设计和可操作性缺少研究,导致学生作业数量和质量都不高。这些教学问题引发我们基于有效指导的思考,主要落实于教学行为和提升作业质量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加强“内省”意识,关注自身教学重心和教学行为的改进

第一,在时间上,教师要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第二,在内容上,教师要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主要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体悟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教师要遵循“三教”“三不教”原则。“三教”,即教重点,教难点,教操作要点。“三不教”,即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教;学生看不懂但自己想想又能够弄懂的,不教;想想不懂,但经过同学之间讨论能懂的,不教。第三,在性质上,教师的“教”要在启发上下功夫,要通过引导、激励、鼓舞、点拨,将学生引向主动学习、深度学习、创新学习的境界。第四,在学习关系上,要由个体性学习变为合作性学习。增加学生之间交流和互助的机会,缓和“一和多”的矛盾。

  1. 加强作业研究,用课题的方式聚力突破难题

平时对学生作业调研的反馈:学生作业有大量的半成品,一旦半成品作业搁置,教师很少有查缺补漏的跟进措施。期末“命题画”专项检测结果反映出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学生不会观察,导致作业画得简单概略;二是卡通画和简笔画倾向严重,导致线条缺少变化、色彩缺少层次、表达缺少情感。以学定教,定出了教的本质属性——针对性和提高性。根据学生作业普遍问题,我们将深入反思教学指导、教学示范的成效,凝聚对课题研究感兴趣的教师,在新学期进行《美术教学有效示范的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聚力突破教学难题,提升作业质量。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更要加强作业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关注学情,进行差异化教学,分层布置作业;学生作业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启发,拓展创作的思路,丰富作业的表现内容;同时,教师应进一步加强观察能力的培养,加强细节描绘的指导。

新学期建议:教师们努力做到“六个一”:1.读一本研究课程改革或课堂转型的专著。2.在联校教研组上一节充分突显“学生的能动学习”的研究课。3.撰写一篇有质量的论文或经验总结。4.带好一个社团,期末办一次学生作品展览。5.精心创作一张有质量的作品。6.主持或参与一个校级以上的课题研究。

三、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区期初教研活动。

2.各联校教研组制定计划,并发送到指定邮箱386921916@{域名已经过期}

三月份 

1.二实小联盟校区域开放活动。

2.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活动(一)

四月份

1.常州市同题异构教研活动。

2.解小联盟校区域开放活动

3. 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活动(二)

五月份

  1. 局小联盟校区域开放活动。

  2. 互+教学研讨活动。

  3. 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活动(三)。

六月份

  1. 期末质量检测。

  2. 完成本学期学科和个人工作总结并制定下学期工作计划。

2019-2-16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