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语文>>计划总结>>兰陵 2018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计划
兰陵 2018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计划
发布时间:2019-02-27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徐佳

兰陵小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语文组将以区发展中心主要精神为指导,立足我校师生的实际情况,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核心任务,以基于课程的常态课的转型为主要抓手,以“校本主题化教研”为主要平台,以研促教,立足课堂,继续聚焦于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升,促进教研方式的转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 主要工作

(一)聚焦教师专业发展,加强理论学习

1、研读课标,明确要求。

    走进语文课堂,我校老师普遍在解读教材中的视角依旧有些单一,缺少对教材独特性发现的能力,尤其缺乏对语言文字的关注,没有跳出“讲读课文”的模式。所以开学伊始,针对瓶颈问题,我们将通过年级备课组研讨,大组教研交流的形式,进一步帮助每一位教师研读各个年段的课标,尤其针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应非常清晰和明确地落实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老师对所执教的年段目标需要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这样在教学时才能基于文本的独特性有效挖掘训练因子,清晰指向学科关键能力的培育,才能有效保障教学工作的实效。

老师们在本册教案的首页附加本册课文的课标要求,同时梳理各个单元的单元主题、单元学科能力素养的培养点,落实在平时的教学中。

2、注重反思,学习经验。

我校共23个班级,2018学年第一学期新增代课老师6人。新老师没有教学实践经验,还要忙于个人考编等事宜。老年教师有的又安于固有经验,故年级质量差异大多此两类教师群体中产生。本学期,教研组依旧会针对各项检测的数据做具体汇总分析反馈,各个年级做原因分析、得到的效果、后期改进等方面的总结反思。教研组将组织有经验、有实效的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经验分享,更加注重问题的产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依据,将好的理念、有效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扩大其效应,带动全体。

3、个体研读:

教研组将推荐一部分优秀的书籍、文章供老师们阅读,提升青年教师理论素养。同时,搭建交流的平台,组织分享碰撞,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以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

同时,督促鼓励老师们参与省、市、区各级各类培训观摩活动,走出去,多多学习,增长开阔眼界,学习充实自我。

(二)加强质量监控,严守学科质量关

1、关注班级短板,重点帮扶。

◎ 师徒结对,加强课堂指导。年级组内成熟型教师的课堂将向所有代课老师开放,通过结对,相互走进课堂。在成熟型教师引领、示范、指导下,促进代课老师明细教学目标,努力提升语文教学能力

◎ 针对一年级老师,继续根据上学期制定的课堂常规调研方案,强调语文学科的常规建设,关注学生听说读写的习惯养成。其他年级进一步明确课堂常规,关注各个年段的年段目标。

2、关注学科能力短板,寻找提升点。

◎ 加强学科素养的针对性检测,帮助老师进一步解读检测方向,尤其对于阅读理解,重点梳理本年级的相关知识点,答题策略与方法。检测有重点、反馈有针对,老师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补缺补漏。

◎ 本学期,教研组会特别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切入口,采用教研组监控与年级自治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加强每个年级的学科质量调研。注重各个年级专项能力的提升,注重级部里的检测反馈、梳理、研讨,找问题、解决问题。尤其关注年级中相对薄弱的班级。

初步安排表如下:

检测内容

检测策划

 

 

 

学科关键能力

每月专项学科能力检测:

3月份:

1-6年级整班写字验收

4月份:

3-6年级“阅读能力”检测、反馈

5月份:

1-2年级字词过关检测反馈

3-6年级“习作与表达”检测、反馈

6月份:每个年级综合性检测

 

(三)聚焦课堂转型,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1、聚焦“有设计感的开放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践。

结合学校实情,本学期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继续努力关注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思维方法的提炼、语文学习路径等的习得养成。在上学期努力尝试“三个一”(课前三分钟的学生素养展示;课中一个有设计感的开放互动的学习活动;课终两分钟的学后反思分享)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课中一个有设计感的开放互动的学习活动。通过对资源的编织,适时介入,激发学生新的思考,有效引导互动的方向,将互动作为课堂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希望通过这样的举措,进一步增强老师们的课堂转型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重视课堂效率的提升,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学习能力提升。

2、聚焦 “大单元主题化真实情境下的学生阅读与表达”的实践研究

本学期老师将全员参与微作文项目研究,在原先研究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梳理、拓展、放大,以学生生活为载体,来确定习作的大主题,整合挖掘教材中相关的文本、知识等,最终打通生活、教材、习作、课外阅读,建立大单元、大情境下的阅读与表达。

 

(四)开展学科活动,促学生素养的提升:

1、诗词大赛: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我们这学期开展古诗背诵活动。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陶冶其性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通过集中指导、个别背诵、集体背诵等方式,落实在平时的早读,午读的前十分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人人读诗诵词,师生共同徜徉在诗词的海洋中。

2、班班有读:

本学期,将继续推进“班班有读”活动,同时把课外阅读和大单元学习相结合,合理地选择书籍,把教学、习作、课外阅读融合一起,最终指向学生的阅读表达,我们还将继续请老师们做分享和交流,打开思路,更好地带学生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

 

二月份

1.参加期初教材培训

2.参加期初语文学科责任人会议

3、制定 “教研组计划”, 明确本学期相关工作。

4、期末质量反馈。

三月份

  1.参加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关键问题研究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智慧展开”专题研讨活动(一)

  2.微作文项目理论学习和大单元框架设计。

3、迎接市教研市调研工作。

四月份

1. 参加区、市小学生写字团体比赛

2. 参加区学业质量调研

3. 参加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关键问题研究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智慧展开”专题研讨活动(二)

4. 微作文项目课堂实践。

五月份

1. 参加市统编教材培训暨语文学科关键问题系列研究

2. 参加市毕业班复习研讨活动

3.参加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关键问题研究之“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智慧展开”专题研讨活动(三)

4. 微作文项目课堂实践。

六月份

1. 参加常州市学业质量监测

2. 完成期末试题命制

3.上交各类资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