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本学期,数学学科组将继续发挥浓厚的教研氛围,以提升青年教师学科素养为抓手,以提高教学品质为目标,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所有工作的落脚点。落实常规教研工作,提升品牌教研的品质,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提高学生学业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更有实效的努力,彰显“创造适合于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的学科建设特色。学科组以项目管理、团队发展、常规培育等方式将日常研究进一步深化,不断提升学科课程建设的创生力,提升教研组、备课组的研究品质与团队文化,切实提高学生学业质量及学科组研究成果提炼。
工作思路
1.通过多方努力,我们数学教研组有幸自2019年起成为江苏省小学数学教育品质学校的联盟校,这也是省教研室为了进一步发挥在数学课程开发、教材编制、教育研究、教学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而开展的一项活动,数学学科组将围绕“教研”“品质”两个关键词打造属于我们学科组的特色,本学期重点从课堂教学、论文写作等方面为省小学数学教育品质提升贡献微薄的力量。
2.教研组建设以教师的发展作为重要指标,组织架构上突出不同梯队教师的发展。采取“专题研讨”“抱团发展”“精品交流”等方式,全面带动教师群体教学研究能力,尤其要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成立“首席专家团”进行上位引领;成立“名师领航团”进行整体策划;成立“青年成长团”进行资源整理。将“学、研、培”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数学教师团队建设。
3.进一步推进具有局小特色的数学学科组“五大项目”研究。五大项目的推进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以学科组为单位,有的以备课组为单位,有的则以项目组管理的方式展开,自主报名,抱团发展。各单位在各自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自主研究,形成认识;专家现场把脉,清晰项目实施中的问题所在;寻找措施,解决问题,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过程中不断总结“实施”经验,彰显学科特色,提高研究水平。
4.有效落实基于教材解读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既要夯实“新基础教育”经典课型,又要深入拓展新课型研究。以循环教研、集散教研、网络教研等联合教研活动进行一干多支的融通实施,“亮化”局小集团数学教研的名片——“卓而不独”“和而不同”。围绕三个“意识”开展日常研究:第一,以整体结构的意识,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第二,以探索发现的意识,重心下移开展师生互动,聚焦交流过程中的问题开展师生学习活动过程;第三,以提炼总结的意识,引导学生回顾过程,提炼数学思考与方法。在日常研究中逐步形成“结构关联设计”与“开放互动生长”的教学组织结构。进一步丰富数学课堂的特质,即“有向开放的问题、个性化的自主探索、结构化的资源呈现、序列化的互动交流、自主化的思维完善”。
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科组课程建设,逐步形成局小数学学科特色研究活动。结合“五大项目”研究工作,形成具体方案策划与实施要求。
序号 | 项目名称 | 工作内容 | 项目责任人 |
一 | 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深度挖掘与转化 | 集团各梯队教师“新基础教育”研究现状分析,制定各校区梯队发展方案。组织架构研究专题,按学年进行整体策划。成熟课型的日常化转型再实践,尤其是第二、三梯队教师课堂的转化实践,内化研究成果,加强对育人价值的分析,感悟学科育人价值,力争做到“全、实、深”。 | 周志华 吴小薇 沈 虹 及各备课组 第一梯队教师 |
二 | 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研究与实践 | 召开数字化学习项目组教师会议,探讨本学期研究重点。根据“适用、实用、好用”的原则,创造属于“自己的经验”,寻找适用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应用案例,并对应用效果分析,从建设思路、实施方式、资源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 | 刘美娟 陈婧诚 项目组教师 |
三 | 数学学科拓展性综合活动的设计和育人价值分析 | 进一步解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探索与实践”“动手做”“研究性习题”等育人价值,制定研究计划与实施方案。结合育人价值目标,形成学科拓展性综合活动评价体系。 | 吴小薇 周志华 备课组长 |
四 | 构建“局小教育集团数学教师工作手册” | 根据学校工作整体策划,分类完成,在日常教学中逐步形成,构建数学教师工作手册。 | 沈 虹 备课组长 |
五 | “我们爱科学”课程设计与实施 | 1.按照市教育局实施要求,已经设计并实施完新一轮的课程内容,形成了完整的课程设计体系。 2.分阶段实施课程内容。 3.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如照片的收集与整理,撰写相关报道等。 | 陈婧诚 沈 虹 吴小薇 项目组教师 |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梯队教师发展。以大小团队研讨方式重点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学科素养,进一步落实学科组梯队发展规划,促进各梯队教师的发展。
序号 | 团队名称 | 活动内容 | 参加对象 |
一 | 组长研讨组 | 1.制定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研讨制度。 2.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活动,共同研讨日常教育教学常规活动。 | 教研组长 备课组长 |
二 | 备课组研讨组 | 建立备课组研讨机制,发挥备课组长作用,利用差异充分发挥教师作用指导日常。定期开展组内日常研究,建立备课组活动评价机制。 | 全体教师 |
三 | 青年教师比赛组 | 组建练兵团队与指导团队,将“研、训、赛”结合起来抱团发展,定时、定人形成学期规划,制定练兵计划,以月为周期,进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常态练兵活动,提升学科素养。 | 青年教师 |
四 | 各级课题研究组 | 协助教师落实省、市、校课题的过程化实施,扎实研究,提供平台分享研究与思考。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分析、案例剖析等方式提炼总结,整体提升各层次教师群体理论研究水平。 | 各课题组教师 |
(三)加强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给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项目,开发具有局小特质的数学思维课程,让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
序号 | 团队名称 | 活动安排 | 参加对象 |
1 | “数学小博士”俱乐部 | 内容:自编材料。 人员:四、五、六年级各配制相对固定的两名教练员。 时间:周五下午云彩课程实施时间。 | 各年级数学优秀学生 |
2 | 云彩课程“思维训练”课程 | 内容:各年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写适合学生的课程实施内容。 人员:年级组长分配,每组两名教练员。 时间:周五下午云彩课程实施时间。 | 各年级对数学感兴趣学生 |
(四)加强质量监控,有效落实各项常规保障工作。从省测到校测,再到教师的常规调研工作,建立相应的节点调研数据追踪库,对教师个体教学质量水平评定、班学学生整体纵向发展趋势、备课组横向质量均衡性发展等各个纬度进行数据的分析对比,系统研究教师行为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调整日常调研工作细则,更好地服务于日常教学,更好地为每一位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服务。
序号 | 常规工作 | 落实要求 | 参加对象 |
一 | 常州市、天宁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监测 | 按照市里的部署,五月下旬3-6年级学生随机抽取后参加市测、区测任务,进行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运算能力的测试。学科组将通过学科关键能力测试的命题导向,把命题意图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 | 全体学生 |
二 | 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与评价研究 | 结构化理解教材编排意图,明确学习活动过程的关联性设计。研究落实学期双向细目表,以提升学科学习能力和学科综合素养为目标,形成基于指标体系的下册典型试题样卷。 | 全体学生 |
三 | 学业质量调研分析培训活动 | 1.开展备课组组长学业质量分析研讨。 2.开展教研组内阶段性学业质量调研分析交流活动。 3.结合本学期期末测试,进行有主题的研讨活动。 | 全体教师 |
四 | 日常调研 | 教学设计:以集团数学组为单位,按照年龄分层要求,青年教师任务驱动精心备课,骨干教师进行备课审查,在所有老师共享资源的基础上每位老师进行二次备课,体现个人思考。 课堂教学:随机抽测,形成对教师个体课堂的综合性评价建议。 作业反馈:全员参与,组际交流,数据分析,反馈到人。 反思提升:分层要求,促进教师个体学科素养的发展。 | 全体教师 |
行事历
二月份
1.各年级期初教材分析。
2.教研组计划、备课组计划交流。
3. 新旧备课组沟通交流。
三月份
1. 参加市优质课选拔。
2.“新基础教育”研修院活动——运算律。
3. 青年教师学科素养培训活动(一)。
4. 数学学科组课程建设项目研讨活动(一)。
5.市学业质量检测准备活动。
四月份
1.常州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2. “常州市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暨“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成果展示活动”。
3. 青年教师学科素养培训活动(二)。
4. 数学学科组课程建设项目研讨活动(二)。
5. 参加由联盟每学期组织的“课程、教材、教学”研讨活动。
6. 参加2019年“常州市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
7. 观摩区基于证据的课堂教学改进研究(一):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若干‘小专题’的教
学研究暨数学素养及关键能力的常态教学落实研讨活动。(二实小集团联盟)
五月份
1. 常州市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研讨活动。
2. 常州市小学阶段学业质量常规抽测。
3. 常州市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项目研讨活动。
4. 区学习能力专项调研活动:关键能力——运算能力检测
5. 观摩常州市“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成果展示活动。
6. 青年教师学科素养培训活动(三)。
7. 数学学科组课程建设项目研讨活动(三)。
8. 观摩区基于证据的课堂教学改进研究(二):复习教学中数学素养及关键能力的常态教学落实研讨活动。(博小集团联盟)
六月份
1. 期末测试卷编制工作。
2. 期末结束工作与总结。
附:局小数学教师任课安排表:
执教班级 | 教师姓名 | 执教班级 | 教师姓名 | 执教班级 | 教师姓名 |
一(1) | 庄明霞 | 二(8) | 桂烨 | 四(7) | 周志华 |
一(2) | 二(9) | 陈婧诚 | 四(8) | 吴小薇 | |
一(3) | 朱小伟 | 二(10) | 五(1) | 骆云 | |
一(4) | 二(11) | 王庆 | 五(2) | 张玲 | |
一(5) | 郑梅 王云(代) | 二(12) | 五(3) | 曹丽芬 | |
一(6) | 三(1) | 高青芸 | 五(4) | ||
一(7) | 帅蔚 | 三(2) | 五(5) | 张玲 | |
一(8) | 三(3) | 沈虹 | 五(6) | 林玲 | |
一(9) | 袁平平 | 三(4) | 姜卫钧 | 五(7) | |
一(10) | 三(5) | 何嘉 | 六(1) | 俞兰 | |
一(11) | 张春洁 | 三(6) | 六(2) | 顾雄 | |
一(12) | 三(7) | 奚利贤 | 六(3) | 王莉 | |
一(13) | 童菽千 | 三(8) | 六(4) | ||
二(1) | 徐丽萍 | 三(9) | 沈虹 | 六(5) | 王小霞 |
二(2) | 四(1) | 吴小薇 | 六(6) | 顾雄 | |
二(3) | 刘美娟 | 四(2) | 黎媛君 | 六(7) | 杨宏磊 |
二(4) | 四(3) | 王冬梅 | 六(8) | ||
二(5) | 刘佳 | 四(4) | 六(9) | 章子君 | |
二(6) | 四(5) | 单信 | 六(10) | ||
二(7) | 桂烨 | 四(6) |
2019.2
局小数学学科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