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语文>>计划总结>>清凉小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小学语文计划
清凉小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小学语文计划
发布时间:2019-03-01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水宝珠

常州市清凉小学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校本教研主题学科关键能力导向下的部编版教材的解读、叙事类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进行研究,与区域层面提出的核心素养的课堂转化相结合。

二、问题剖析

前期我校教研活动存在散点呈现、散点评价的现象。在研究整本书共读时,切入口大,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所得经验大多仍隶属于个别老师、较为零散、难以推广,并未在研究过程中彰显学校研究特色,形成相对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研究范式。这也是成果梳理的意识缺乏所导致的。本学期,结合区工作计划调整研究点,希望通过研究切实提升我校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结合学生的真实需要定位教学目标的能力。在解决课堂转型的前提性问题上若有所突破,“整本书共读”项目的推进也将受益。

三、工作思路

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是校本培训的三个核心要素。为了使得研究真正地发生,我们拟在本学期做出以下调整,以围绕主题“交流经验——理论学习——课堂教学——总结经验”为路径展开研究。

1、调动已有经验

我们将以期初的教研活动为平台。采取“上学下教”的模式,每个年级安排人员像上届执教者讨教经验、不足。同时安排人员,给下届执教者传授经验、分享缺憾之处。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大家获得比较直接的操作经验,另一方面,各年级都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反思其不足之处,不断完善。

2、强化理论学习

无论是研究叙事类文本教学内容的确定,还是编版教材的解读,有了理论知识的支撑,才能摸清方向。部编版教材虽目前只有一二年级使用,但是已有很多与其相关的研究早已开始。将部编版教材与苏教版教材进行比对的研究、部编版教材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怎样才能用好部编版。我们只有了解目前研究的热点及其进度,才能保证我们所做的研究有其价值所在,在下一学年的新教材使用时能够手中有法。

3、重视课堂呈现

     实施课堂教学是让我们的研究内容可视化的重要载体。因为忽视了其重要性,之前我们所开展的课堂教学没有与研究的主题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将进行调整,希望实现研究的结构化推进。

4、形成研究范式

     随着教研活动的推进,我们会进行经验的总结,从已有经验中提炼出策略,形成研究范式,回到我们研究的起点,让老师们真正实现“手中有法”,并鼓励老师们积极撰写论文。

四、工作重点

1、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

我们确保共读项目与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融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助力共读项目开展,对于老师来讲亦是减负高效。我们将结合“整本书共读”进行课内外阅读的融合,继续开展“小小朗读者”、“少年演说家”活动。展示我校学生朗读水平,锻炼学生口语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阅读氛围的形成,这样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会得到相应的指导。低段所朗读的内容全部选自各年级的共读书目,而低段的朗读能力本身就是教师课上需要指导的内容。高段的演说家活动,也是与学生的课程相结合的。学生的写作中常有与整本书共读有关的论述。

2、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

    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区级的各项培训展示活动及学校层面的培训。青年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有待加强,除了明晰本年级的学生情况及教学重点所在,还应对其他年段的教学目标有所了解,在外出听课时,可以不局限于本年级。

   青年教师应从本年级的教学中探索研究点,积极申报课题、撰写论文。

3、区域研究成果及时转化

    从上学期开始,我们重视起区域成果的及时转化。安排的外出听课活动,在下一周的教研时,请听课老师进行分享,取其精华,第一时间了解区域研究的重点所在。

4、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

期初区会议上推荐的文章,及时整理后发在校工作群中,共同学习。学生的阅读,无论从广度和深度来讲,都在日益脱离我们所熟悉的范畴。我们在带领学生共读时,必定也不能滞后太多,因此教师也与孩子一同开展整本书共读活动,开阔自身的阅读视野。

五、结语

如何对区域的大主题适切地重构,实现校本教研各领域的综合融通。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反思,发扬优点,正视不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