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幸福的真谛
——《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单元主题学习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卜萍
学习目标:
1、通过圈点勾画,借助关键语句,品读分析人物形象,
2、讨论交流,理解文章主旨,理解“幸福”的多重内涵,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课堂学习:
活动一:启幸福之旅
有位作家说,幸福是一个谜,如果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文章,看看主人公们的答案。
昨天的单元导读课上,大家已经默读课文《植树的牧羊人》,同时参看老师课件的提示勾画出文中的相关信息,试着概括课文内容。现在,让我们看看,你概括的对不对呢?
(主要人物)为了 (事件的起因),用 年在 (地点) (事件的经过),最终让人们过上了 的生活(事件的结局)。
(操作:
活动二:探幸福之源
1、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这个孤独的农夫,几十年如一日,在荒原种植着树木。最终把荒原变成了美丽富饶的沃土,带给人们幸福的生活。你觉得,牧羊人为人们创造幸福生活,最需要怎样的精神品质?请大家默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设计:让学生默读,结合关键句感受人物形象,做好批注。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画出“幸福树”上的树叶。)
毅力、坚持: “一直”(第11节、第14节、)(重读、语速稍慢)
“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第8节)
“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第14节)
“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第18节)
“十万棵、两万棵、一万棵”(第11节)重读数量词
认真、仔细、专注 第7节挑橡子。挑了几遍?(好的;又大又好的)
爱: 第5节、第10节“轻轻地、仔细”(怎么读,呵护、对生命的敬重)
无私: 第10节“并不在意,只是一心一意地……”
(呼应第一节“慷慨无私、不求回报”)
有智慧 第16节种白桦树
平和(什么意思?) 第4节、第8节、第7节挑橡子
2、只有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才可以创造幸福;只有认真专注才可以创造幸福;只有慷慨无私才可以创造幸福……当我们走近这样一位老人,怎能不满怀敬意。他做到了只有谁才能做到的事?上天。在英文中,“牧羊人”还是基督耶稣的意思,耶稣就是救世主。
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赞美,让我们怀着深深敬意,齐读最后一个小节。
3、老人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哪些事?
4、是的,老人重建的不仅是物质的废墟,还有人们心灵的废墟。
活动三:悟幸福之道
1、一位老人,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荒漠变成绿洲,为他人创造幸福。那么他自己幸福吗?
(口头提示:“牧羊人为什么会想到种树,那时他幸福吗?”“在漫长的种树生涯中,他的心境有没有什么变化?”“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牧羊人决定种树、创造生命的愿望实现了吗?此时,老人心中又充满怎样的感情?”)从文中对牧羊人的言行描写和相关叙述中找到依据。
“牧羊人为什么会想到种树,那时他幸福吗?”
第11节:“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这地方……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家破人亡,痛苦、绝望、孤独,但是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他的选择潜藏着一个身处绝境中的人对生命、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
在漫长的种树生涯中,他的心境有没有什么变化?
第7节,一遍一遍细致挑选,完全沉浸在自己挑橡子的过程中,内心非常平静(慢慢走出失去亲人后痛苦绝望的心境,变得平静、平和)
第10节:“轻轻地、仔细”(精心呵护、对生命的珍视,内心充满希望与温暖)
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牧羊人决定种树、创造生命的愿望实现了吗?此时,老人心中又充满怎样的感情?
(欣慰、满足)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关于“幸福”,这位植树的牧羊人做出了怎样的回答?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如: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在奉献中成就自己,是植树的牧羊人的幸福人生;
即使在绝境中,也不要放弃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不要放弃对未来的期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3、漫漫孤独岁月,执着一生种树!老人这样非凡的执着、坚毅、奉献,是伟大的,是崇高的。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似乎可望而不可及,平凡的我们能不能创造幸福呢?8岁那年,小莫顿.亨特身上发生了一件对他的一生都具有重要影响的事情。让我们来读读他的故事,看看他幸福吗?他又是如何走向幸福的?请大家继续用圈点勾画法,去文中找出依据。
(小组合作)
(预设:小莫顿.亨特是幸福的:
1、在那一天,他明白了把大的困难分解,坚持解决每一个小困难,最后就能成功。
2、抛弃胆怯、恐惧,走好每一步,走稳每一步,就能收获自信,获得成就感。
3、他有一个善于教育、鼓励孩子的父亲。
4、他有一个关心他的好朋友
……)
追问:父亲一来,小莫顿就信心倍增吗?请跳读20-28节,找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模仿示例,补充对信心的描述,看看在“脱险”这一中心事件中“我”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文中句子 | 信心表述 |
“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 | 信心全无 |
信心( ) | |
信心( ) | |
信心( ) |
文中句子 | 信心表述 |
“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 | 信心全无 |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 信心(萌发) |
“我照做了” “我做到了” | 信心(大增) |
“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 信心(饱满) |
课堂总结:幸福是一个谜,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然而走向幸福的道路是相似的:那就是像小莫顿.亨特那样,走一步再走一步,抛却胆怯,收获自信,收获成长;那就是像牧羊人那样,即使在绝境中也不改对生命的热爱,种下一颗又一颗树种,默默付出,不经意间也收获自己的幸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刚刚迈进人生新征程的你们,能从这两篇文章中汲取力量,也这样一步再一步,坚持不懈,走好迈向幸福人生的每一步。
资料链接:
1、绘本《植树的男人》
http://{域名已经过期}/content/16/0524/20/699582_561987422.shtml
2、幸福生活的真谛--谈电影《植树的牧羊人》http://{域名已经过期}/news/180999.htm
3、《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http://{域名已经过期}/a/2588166.htm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