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向文本深处漫溯》(陈海燕)
《向文本深处漫溯》(陈海燕)
发布时间:2019-03-06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吴伟星

向文本深处漫溯

常州市兰陵中学  陈海燕

文本是教学的根本,是作者主体对社会生活客体独特的体验与感受,阅读文本所传授的信息,对这些信息的解读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是师生共同与文本的作者之间存在的必然的信息交流。王荣生教授提出“强化文本第一位的意识,鼓励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对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给予充分关注。这样,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才会达到生命感悟的高度,才能实现语文学习的价值。”“要教出每篇文章的个性,教出它独一无二的东西,学生才学有兴趣、学有所得。”黄厚江老师说:“阅读教学要把‘根’深深扎在文本的土壤中。”教师首先要在把握文本个性的基础上,寻找教学内容的锤击点,通过整体聚焦和局部聚焦,让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浅薄变得深刻,由粗糙变得细腻,让文本个性散发迷人的魅力,让语文教学的收获不再是一地碎片,而是浑然天成的艺术珍品。

王崧舟在《诗意语文》中提出:“文本中的细微声响,往往是文本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声响,因为藏得深,所以声响细;因为传得远,所以声响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读出字里行间所含的深意,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秘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进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位著名语文特级教师说“文本解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文本推敲的起点、终点都是语言,而词语是语言中最基本的元素。《安恩与奶牛》通过语言、动作、神情地描写塑造了安恩鲜明的个性。如果让学生说出安恩的形象,学生很快就能分析出诸如勤俭朴素、态度坚决、富有爱心等特征。但忽略文本的细节,容易造成阅读的浮光掠影。在教学中不妨引导学生品读文末的语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三个“我们”道出了安恩和奶牛的关系。学生便会在原有安恩形象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安恩与奶牛之间已经超越了人类对动物的简单的关爱这一层面,安恩与奶牛之间如同亲人般彼此相依相偎,如同知己般亲密无间,安恩对生命的平等、理解、尊重的文本价值得以挖掘。

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我们难以跳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的藩篱。总习惯将目光聚焦到菲利普夫妇身上,而忽略了于勒的存在。作家的创作意图是想透过于勒和菲利普夫妇表达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在文章第六自然段往往关注的是“流氓”“坏蛋”“无赖”这些称呼,并以之作为文本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冷漠的凭证。其实在这段看似波澜不惊的文字背后蓄藏着惊涛骇浪。小说“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这句话中连用三个“就是”节奏分明,气势强烈,且“流氓”“坏蛋”“无赖”每一个词语都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传递着愤懑不平的情绪。在它们后面用感叹号不为过,但是莫泊桑却用逗号和句号,说明是站在旁观者角度客。借助标点留白,以冷静的视角描述事实。一个逼得父母动老本的人就是一个坏蛋、流氓、无赖,自然也就成为全家的恐怖。此外,前一句讲于勒逼着父母动老本,后一句讲于勒吃“遗产”,前后两件事情存在着时间上的承递性。生死之间,只相隔一个句号。我们无法详细推测其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但可以肯定于勒父母之死必然与于勒的言行有关,作家将句与句之间的跳跃进行留白,从而含蓄地写出了于勒的恐怖行径。“大大占用”是“占用”而不是“借用”,而且大大的,如果不是手足之情,谁会让他大大占用,这里面流淌着一股亲情之流,也暗示我们菲利普当初虽然贫困却并非那样冷酷自私。“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没有写母亲的不满、抱怨,不满和抱怨是一种外在的情绪宣泄,而痛苦则隐藏于内心。因为拮据的生活影响了儿女的归宿,从痛苦中读出母亲面对生活困境的隐忍。后来的“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送走于勒的是人们,并不是菲利普夫妇。而放逐中的于勒本性难改,两封矛盾重重的来信透露出他内心的忏悔和恐惧,渴望维系渐行渐远的亲情。小说的魅力在于讲述的是一种无奈与辛酸的生活,一个个丰满的人,传递的是一种不得已的人性。再恐怖的于勒也有着温柔的内心,有着对亲情的渴望;再冷酷的菲利普夫妇也有着一言难尽的酸楚。

同样在《台阶》一文的教学中,笔者在教学中让学生尝试着为文章的末句“怎么了呢,父亲老了”添加标点符号,引导学生添揣摩句末标点的妙处。有的学生认为是感叹号,表现儿子对父亲老去的由衷地感慨;有的学生认为是省略号,表达儿子言之不尽的哀叹,而作者却平静地以句号结尾。这个貌似波澜不惊的句号,更能于平淡而冷静的语境中凸现出震撼人心的悲凉。儿子之痛在于眼睁睁地看着父亲为了造屋而耗尽了一生的精力,自己在父亲身体和心灵都迅速衰老的残酷现实面前无能无力。这最后似乎是不经意的一声感叹,其实是作者最无奈最沉重的一句呻吟。一个句号,悲凉地道出了当时中国农民再勤劳善良也无法彻底改变命运得到幸福的残酷现实。句号的背后聚焦了作者对中国农民命运的深刻理解,细细咀嚼,颇有一番意味。

一字一词见经纬,一句一读总关情。通过文本的深入研读,巧借“细枝末节”将文本阅读引向深处,真正把握文本的精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潜心细读文本,读出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将此文最有价值的内容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钱梦龙说:“教一篇文章之前,我总是反反复复地读,一直读到确实品出味来,才决定怎么去教。”阅读教学中,如果没有对文本细处的触摸,没有对语言文字的咀嚼而只是停留在浮光掠影式浅读和千篇一律式的教学模式中,阅读教学的实效无疑打上问号。只有不断引领学生向文本深处澷溯,师生才能沉浸在语言文字中尽情享受阅读之美。

只有通过对文本的细细体味、深入推敲、大胆质疑,开掘言语的多层内涵,引领学生更准确、更透彻、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对文本细节产生敏感,从而开始建构或更新言语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去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