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文本细读路径探微(陈海燕)
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文本细读路径探微(陈海燕)
发布时间:2019-03-06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吴伟星

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文本细读路径探微

常州市花园中学  陈海燕

一、言语形式深味细究 

“文本的言语形式是从文字的此岸抵达文本思想、情感、主题等彼岸的唯一的最可靠的津梁。”[i]语文教学只有引导学生循着言语形式的阶梯不断去攀登,学生的思维才会呈螺旋式上升,真正学有所得。《散步》一文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停留在文本一望而知的言语内容上,花大量时间来分析文中人物和联系生活谈对亲情的感悟等,而对文本的言语形式却视而不见。

笔者曾经聆听了郑桂华老师的《散步》。在执教该课时,郑老师打破传统教学的思路,重点引导学生从词语的选用与句式特点两方面关注品味文章语言表达上“举轻若重”的特点,通过语言文字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

教学片段如下:

师:朗读一、二小节,思考:文章中哪些词语或句式很“特别”。     

师:生活当中,如果向别人讲“一家人散步”这样的事,一般会怎样介绍:比如:昨天晚上,我……     

生:我们全家一起散步。

师:如果需要向别人强调散步的人员,会怎么说?    

生:“我”和妈妈,妻子,儿子一起去散步。   

师:作者怎么写?    

学生:“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师:这样写,与前面的两种相比较,读起来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生:很庄重,很严肃。    

师:对,把一件生活小事当作很重大的事件来写,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举轻若重”。 

同学们通过仔细研读发现作者选用句式的匠心。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郑老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前面发现的基础上,圈划后面几节文字中比较特殊的句式与词语,进一步探究语言,每个小组派代表把最重要的发现与全班共享。整节课,郑桂华老师教师只专注于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抓住文本的独特价值实现“一课一得”,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教学中没有繁杂的设计,没有冗余的对话,没有花哨的课件,老师引领学生潜入文本,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对言语形式的感受力,探索言语形式背后蕴藏的内在意蕴,学生逐渐领悟言语形式背后表现的特殊的言语内容。只有追求返璞归真的语文教学,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二、文本补白锦上添花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针对文本的空白点或生发点,引导学生依据课文情节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合理地个性化补白,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

在《呼兰河传》(节选)中,一位教师让学生进行文本补白如下:

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巴的一片,他就(笑眯眯地)问我:

“这是什么?”

我(理直气壮地)说:

“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强忍住笑)问我:

“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不假思索地)说:

“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就(不服气地)说:

“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略显委屈地)说:

“这不是一样的吗?”

师: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位学生扮祖父,一位女生扮“我”,另一位同学读提示语。请同学们朗读时尤其注意补充内容的提示。

学生们纷纷调动知识储备,发挥想象,补白文字富有画面感和真实感,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在祖父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快乐自由、无拘无束,充满梦幻色彩的后花园生活显得真切自然。补白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读懂祖父的和善慈爱、“我”的天真烂漫以及弥漫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阅读教学“需要侧重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更多地依靠学生自身在读写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ii]。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将文本隐去的内容进行还原或创造,大大丰富了文本的内涵与意蕴,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与体悟。

三、另辟蹊径别有洞天

王荣生教授说:“语文课堂教学的失败、无效,问题主要出在教学内容上,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那么无论在教学方法上玩什么花招,竖什么大旗,都不可能是成功的语文课。”合宜的教学内容是语文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对课文价值需要进行大胆取舍。

当然在感受作品中的人性的缺陷,触摸那份冰冷之外我们似乎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寻求人性中的那微弱的温暖,触摸人性的温度。“我”作为本文的叙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人,始终“冷眼”观察着一切。文中这一人物的分析,往往在教学中被轻描淡写甚至忽略,而若瑟夫却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人物。若瑟夫看似平静的内心却掀起“滔天巨浪”。在若瑟夫眼中的叔叔的外貌描写,第一处“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第二处“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目睹了父母对待于勒判若两人的态度,面对穷困潦倒的于勒叔叔——“熟悉的陌生人”,若瑟夫的眼光里充满了哀怜,心里满是亲人无法相认的不解与痛苦。他只有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一声声呼唤直抵心灵的深处,这是对亲情的拷问:为什么亲人近在咫尺却形同陌路,为什么父母的眼光总是蒙尘,为什么成人的世界总是那么不可思议?小小的若瑟夫陷入了愁苦。难以割舍的亲情终于让若瑟夫勇敢地迈出了一步。我们欣喜地读到“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当若瑟夫伸出手给小费的那一刻,我们看到了人性的闪光,看到了若瑟夫对父母的举动的无言地反抗,看到了亲情具有无法抗拒的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儿童世界的纯真与善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钱梦龙老师说:“教一篇文章之前,我总是反反复复地读,一直读到确实品出味来,才决定怎么去教。”文本细读是对教师教学素养的考验。如果没有对文本细处的触摸,没有对语言文字的咀嚼玩味,没有对文本独特价值的探索,学生的素养谈何提升?

教师反复研读文本,不断引领学生向文本深处澷溯,通过对文本的细细体味、深入推敲、大胆质疑,才能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