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把“思”还给课堂(吕月华)
把“思”还给课堂(吕月华)
发布时间:2019-03-08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吴伟星

把“思”还给课堂

——听岳亚军校长《构建思考型语文课堂的思考与实践》的讲座有感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吕月华

近日,有幸聆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岳亚军校长到我校来做的专题讲座《构建思考型语文课堂的思考和实践》。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岳校长让我们看到了他对语文教学的独特思考,他指出思考型语文课堂就是指以问题为导向,以理解内容为基础,以语言应用为抓手,以能力提升为目标,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的动态开放型课堂。他让我们比较了中美教师上《木兰诗》的不同教学设计,让我们深入思考:我们的课堂,缺失的是什么?这不仅让我陷入沉思,的确,正如岳校长所言,我们的课堂是残缺的,它缺少的正是“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核心活动应该是思维。从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是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思维,思维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基础。所以,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从岳校长的讲座中,我领悟到以下几点:

一、细读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而大多数书是要精读,细读的,尤其是我们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不仅有文质兼美的散文,还有内涵丰富的小说。记得我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时,第一就是让学生们读故事,读故事是分析情节的基础。读完了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来概括故事,例如从事件的角度概括就是“一家人去旅行遇到叔叔于勒的故事”;从菲利普夫妇角度概括就是“哥嫂因为金钱不认于勒的故事”;从“我”的角度概括就是“我对叔叔于勒同情的故事”,就这样通过“故事”来读小说。第二就是读情节,让学生从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去读小说。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怎么从情节中分析出人物的性格呢?这就必须细读情节,我让学生抓住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和人物前后行为的变化来细读,从而分析人物性格。这就是借助小说读情节,读人物。

二、鼓励学生质疑

北宋哲学家张载曾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有疑才有问,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所以要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质疑。特级教师王君在教授冰心的《纸船》一课时,在教学的第二板块,以一封信掀起课堂波澜,以“诗歌评改会”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炼字炼句体会诗情。学生在修改《纸船》时,各抒己见,十分精彩。如有学生提到既然是在远洋轮上,那么文中的“舟”应该改成轮船才更准确,立刻就有其他学生提出“舟”这个词在中国文学中有着独特的内涵,它给人一种风雨飘摇的味道,和冰心当时的孤独寂寞正相称。而此时王君老师适时提醒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哪些诗句中也表现了“舟”“帆”一类词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呢?学生纷纷说出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类的诗句。整个过程中,教师做到了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相互质疑中激发思想火花,得出最好的答案。

三、打破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也就是“惯性思维”,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动作用。它影响着人们解决问题的趋向性。所以只有打破定式,放飞思想,才能让学生的智慧之光熠熠生辉。特级教师黄厚江在教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其中就设置了一个情境:师生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更好。首先让两位同学朗读,选出好的一位,再和黄厚江老师比。学生读完后,黄老师刻意用低缓的节奏,沧桑的语调读出了悲凉的感情,虽然声情并茂,但却显然与本诗的基调相反。学生处于思维定势,觉得老师读得肯定是好的,不禁鼓掌赞叹。此时黄老师进一步追问:“富有感觉不一定就是好的,关键是看感觉对不对?”学生们陷入沉思,终于有学生站起来说道本诗虽是送别,但不悲凉,反而透露出豪放之情。此时黄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出相应诗句来体会这种豪迈。黄老师这种突破思维定势的教法,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广阔,激起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构建思考型语文课堂,方法有很多,以上只是我在听完岳校长的专题讲座之后的一些粗浅看法。我定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懈努力,不断探索,争取更上一层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