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以细读的姿态探究文本的深意(卜萍)
以细读的姿态探究文本的深意(卜萍)
发布时间:2019-03-08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吴伟星

以细读的姿态探究文本的深意

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  卜萍 

【摘 要】着力建设情智语文课堂,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丰厚学生精神底色是我校语文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探索构建情智语文教学模型,并进一步深入研究文本细读教学范式。分别从细读题目、诵读体悟、整体感知、文脉疏理、问题引领、品词析句、探究主旨、片段模写等方面,对文本细读进行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从而细化了情智语文的研究内容。

【关键词】情智课堂  文本细读  字斟句酌 寻找缝隙  知人论世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都期待自己的语文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情智共生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孩子们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尽情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然而现实总是如此骨感,现实中的很多语文课堂,或者沉闷难耐,或者热闹空虚,无论哪种风格,最终结果都令人颇感无奈:老师教了,和没教一样,学生学了,也和没学并无二致。

细细思量,造成这种无奈的原因当然纷繁复杂,然而教师文本解读的“浅白化”,“得其意而忘其言”,却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个原因。如何破解困局呢?通过实践,笔者意识到:着力建设“情智语文”,是改变困局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校进行了构建情智语文课堂的探索与研究。情智语文即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的情感和智慧因素,探索学生语文素质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发挥教师“以情激情、以情启智”的教学能力,积极创设“积极、民主、思辨”的教学氛围,追求学生情智共生、情智和谐发展的语文。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探索构建情智语文教学模型,并进一步深入研究文本细读教学范式。

“文本细读”也就是布鲁克斯提出的“充分阅读”,即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的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尊重文本、直面文本,通过细致阅读、反复阅读,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对文本所蕴涵的深厚意蕴作出“丰沛的阐释”是文本细读的最基本的准则。

我校分别从细读题目、诵读体悟、整体感知、文脉疏理、问题引领、品词析句、探究主旨、片段模写等方面,对文本细读进行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从而细化了情智语文的研究内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苏教版九下的一首歌行体古诗,诗人借事感怀,借叙述诗人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辗转迁移,好不容易在成都浣溪沙边暂居,然而刚刚落脚没几天,求亲告友、东借西凑才建成的茅屋就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惨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深刻表现了诗人爱及天下的博大胸襟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感。本诗情感炽烈,内涵深刻,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这样一首经典诗歌,教学中必须带领学生多形式诵读、多角度细读,才能深刻领悟诗人的推己及人的情感,才能真正理解杜甫为何被人民尊为“圣”。

朗读是打开语言世界情感的钥匙,正如朱熹曾说过的:“读书须成诵”,诗歌教学,诵读是重点,也是难点,这里不多加详述。本文重在阐述如何多角度细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诗人对话,从而理解诗人情感,理解诗人的伟大人格。

一、字斟句酌

              “一字未其忽,语语悟其神”,文本细读的关键在于潜心涵咏,涵咏则须从语言文字入手。语文教师一定要用敏锐的眼睛,捕捉文本中的“重要”词句,即捕捉那些对文本解读起到“牵一词而可读情节、读人物、读主题”的词句。然后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细细揣摩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为什么将这个词放在这儿而不放在那儿,在“重要”词语、“重要”语序、“重要”修辞、“重要”标点等的揣摩中体味作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路,感悟作者的情感。

     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析、比较“卷我屋上三重茅”中的“卷”能不能换成“吹”或者“掀”?通过联系上文的风“怒号”,学生会发现这是一个狂风肆虐的深秋,“卷”字不仅表现了秋风之迅猛,还表现出狂风中茅草翻飞、漫天飞舞的动态。若换成“吹”,显然表现不出秋风迅猛;若换成“掀”则表现不了茅草翻飞的动态。 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领会到言语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

又如,“布衾多年冷似铁”中的“铁”字,能否换成“冰”字呢?从颜色上看,“铁”字能使读者意识到这布衾早已经黑乎乎的,非常脏了。既然布衾已经这么脏,为什么杜甫一家不洗一洗,或者索性换一条布衾呢?答案是令人心酸的:因为贫穷至极,因为实在没有可以替换的被子,所以不能洗,更不可能换。另外,从质感上看,“铁”字也比“冰”字更传神,因为铁的质感更硬。更硬,也就更能突出天气之“冷”。而且这被子早已没有一点柔软的感觉,因为用的时间实在太长了。“冷似铁”突出了杜甫当时一贫如洗的境况。认识到杜甫当时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的窘境,为后来深刻理解杜甫之“圣”,理解杜甫胸襟之博大、克己济人理想之伟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寻找缝隙

缝隙就是作品中自相矛盾不可解释之处,它们都是作者有意为之的,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思想常常就隐藏在这些缝隙中。通过寻找缝隙,我们可以发现作品自身的“矛盾”,也可以由此发现作品跟生活、跟人之常情的“矛盾”。

例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众所周知,作者杜甫爱国爱民,他怎么会称呼群童为“盗贼”呢?这里的“盗贼”,是他的真心话吗?让我们细细想想,那一天狂风肆虐、乌云密布、大雨将至,这群孩子为什么不立刻回家躲雨,相反却顶着狂风,抱走、抢走作者屋上被卷飞的茅草呢?仅仅因为年幼调皮吗?抱走、抢走的的茅草,对这群孩子而言又有什么用呢?是的,它们可以用来烧火,可以用来盖、补自家的茅屋。一言以蔽之,群童会做“盗贼”,是因为自家也很贫穷。据说,杜甫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阻止。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意思是说:草堂前的枣树任由西邻打枣而不阻扰,因为她是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一位穷困妇人。不是因为穷困至极,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只因为不忍让她担忧恐惧,所以需要转变你的态度,变得可亲。这个故事又一次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推己及人的大爱,诚如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

再如,创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杜甫49岁,即使按唐人的眼光来看,也尚未到“老无力”之时,杜甫为何会说自己已年老体弱呢?联系下文“自经丧乱少睡眠”,孩子们会明白,杜甫的年老体弱是因为自身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焦灼无助;更因为心忧黎民饱受战乱之苦。

三、知人论世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众所周知,作家的写作常常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特定的创作背景、特定的写作机缘、特定的心情,决定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也常常是特定的。探究文本深意的途径之一即指导学生还原历史语境,做知人论世的精神对话。

课前,我让孩子们查找杜甫写于安史之乱时期的诗歌进行“情境还原”,进入作者写作的特定情境,来了解本诗中的“丧乱”对当时的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从而寻找到进入作者内心世界的路径,以感悟杜甫的情感的脉搏和思想的跳动。当孩子们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之物是人非;读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之焦灼憔悴;读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悲惨凄凉,读到“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之惨痛悲哀……不需老师多言,已自然而然认识到安史之乱时的唐朝山河破碎、四海困穷的景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杜甫一家在这样的现实中,和所有的黎民百姓一样难以避免穷苦潦倒的遭遇。可当自家的房子被狂风暴雨摧毁,一家老小只得蜷缩在凄风苦雨的茫茫黑夜中煎熬时,杜甫那颗千疮百孔的心中首先想的不是“安得广厦好几间,大庇全家俱欢颜”,而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古话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被古代很多文人奉为至理的人生追求。然而杜甫的追求却不仅于此:即使自己身居破屋、困顿不堪,他依然牵挂着天下寒士,依然牵挂着风雨中千千万万饱受战乱之苦、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苦苦期盼他们能有安身的“广厦”,为此甚至宁可自家“独破受冻”。这才是杜甫真正“圣”之所在,而绝不仅仅是因为杜甫诗歌创作数量之丰,艺术成就之高!

伟大文本的背后,站立着的是那个心灵深广、仁民爱物的伟大作家。借助文本细读可以比较有效地指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逐步实现与作者的精神对话。语文阅读教学拒绝浅薄,只有当我们能真正静下心来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深”研文本,才能矫治文本解读浅白粗疏之弊病,努力构建起我们不懈追求的“以情启智,以智育情,情智共生,情智交融”情智语文课堂,于潜移默化中切实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丰厚学生精神底色。

参考文献:

[1]孙双金,陶继新.情智教育十日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高杨.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与实践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11

[3]陈友锋.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例谈文本细读[J]语文知识, 2016 (15) :44-46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