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教育信息化>>成长营工作>>3D打印成长营2018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和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3D打印成长营2018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和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9-03-12   点击:   来源:原创   发布者:芮清

  一学期来,3D打印成长营在管雪沨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扎实推进3D打印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认真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促进了团队教师的成长,积累了一批案例,为天宁3D打印教学实验区的建设助力。

    

一、 开展项目式学习,扎实推进3D打印教学实践

 

STEM教育理念下以项目式学习方式实施3D打印课程,立足于学生未来成长的需求和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3D打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身与社会,自身与他人。先后实施了《二进制货币》,《小小外星人》,《新奇鸟窝》,《小木船》,《灵活的鱼》,《天坛祈年殿》等课程。在项目实践中,注重学生3D打印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按照学期计划,本来打算探索3D+编程的3D程序员项目,但是通过实践发现,小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限制了他们3D程序员项目的深入学习。我们及时调整了方向,以IME3D中的3D魔术师为研究重点,辅以其他学生感兴趣的3D建模软件。通过小项目驱动大项目,培养学生的3D建模技术和能力,掌握项目式学习的一般方法。同时,留出一定的学习时间,鼓励学生基于生活中真实问题,开展3D打印项目的探索与实践,创作出新的作品。

 

二、 开展STEM教育,用3D技术展现传统文化
  通过一学期的探究,我们发现小学阶段的3D打印,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外,我们还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心智自由转换能力的培养。基于3D打印技术,以3D融合工程、技术、科学、数学、美术等学科开展STEM教育。教师和学生的目标更为明确,学习兴趣更为浓厚。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通过3D教学实践和案例《智能风扇》,丰富了雕庄小学《基于数字化的小学项目式学习实践的研究》课题研究,此课题在上学期顺利结题,并被评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成果一等奖。我们还认识到一件好的3D打印作品,一定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据此,我们申报了全国信息技术课题《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STEM课程开发与实践》,在上学期成功立项。本学期,我们在第五周,要开展3D教学研讨活动,主题为《先进3D打印技术,展优秀中华文明》。

 

三、开展网络教研,提升成长营教师的专业素养
  成长营教师有的来自全国各地。有的老师是第一次接触3D打印,有的则是第一次使用IME3D,有的则已经有几年的教学经验。大家开展3D打印教学的时间长短不一,但是都充满了热情。我们为教师和3D打印工程师构筑了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微信群的方式,及时帮助教师解决在3D打印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分享优秀的案例,鼓励更多的教师在自己学校开展3D打印教学。通过打开门来交流,我们3D打印成长营吸引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加入。除了网络教研,上学期我参加了上海创客嘉年华创客教育论坛活动,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天宁区3D打印的发展状况。

 

四、开展理论学习,认真撰写论文

上学期,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的教学研讨互动一直没有成功开展。本学期,我们将认真开展一次3D打印教学研讨活动。上学期,在管雪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3D打印成长营认真学习创客教育和STEM教育的理念,阅读相关书籍,学习项目式学习实施的一些方法。结合3D打印和智能硬件,本人认真撰写了一篇论文《3D打印和智能硬件融合的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究》,正在修改完善中。本学期,将继续组织成长营老师结合3D打印与项目式学习,认真撰写一篇相关论文。

展望新学期,我们3D打印成长营将做好以下工作:

1.组织好一次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主题为《用先进的3D打印技术,展优秀传统文化》;

2.成长营教师每人撰写好一篇3D打印相关的论文;

3.整理一份3D打印设计案例,主要是围绕Ime 3D  3D魔术师的教学案例集。
4.开展一个3D和智能硬件融合的项目式学习活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