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探索营总结计划
从跨学科角度来说,STEM教育代表了课程组织方式的重大变革。在课程层面,STEM出现许多变式,例如STEAM,STREAM,STEM+等等。但不管如何变式,STEM课程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跨学科、多学科的融合,也就是说,这个课程中涉及的问题,往往需要综合两个以上学科方能解决。而它的实施方式,更多强调的是基于问题的学习。
针对stem的特点, 以项目式学习作为学生探究stem课程的入口,整体构建五年级基于arduino的趣味电子和六年级《“创未来”小小设计师》stem课程体系。
五年级基于arduino的趣味电子课程是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体验玩转电子的世界,能分析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获取研究的项目并头脑风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构思设计图,构建相应的电学模型,并经过多次的试验后,通过再设计与再制作的过程,解决问题再通过包装形成产品。
六年级《“创未来”小小设计师》学生们在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项目制学习的方式创想、探究、设计和建造一座未来的城市。体会了创意工程设计方法的运用。以学生身边的真实问题、案例为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知识的动力,并通过论文、模型、展示答辩等不同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工程设计流程和项目管理方法。
STEM跨学科整合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是项目或问题的设计,如果没有良好的结构化项目设计,会导致学习困难、效率不高、挫折感强、学习收获不大等系列问题。因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麻烦。因缘际会,知道了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余胜泉等,2000)尝试提出一种STEM项目设计模式。本模式在“教学分析”的基础上,以“项目或问题”为核心立足点,设计项目完成或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学习资源与工具、学习活动过程、学习支架、学习评价等关键环节,同时关注项目完成后,学生获得知识的系统化与结构化迁移,并有相应的强化练习与总结提升。
所以在下一个周期中,我希望能与我们的营员一起研究探索stem跨学科项目设计模式在小学课程中的应用。
计划:
多形式教研活动,加强教研氛围。常规教研活动基础上,开展听、评课活动,定期组织STEM课程观摩课活动,以研促教,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建立互动QQ群,体现教研时空最大化,发挥网络在线优势,开展高效教研。
1.充分利用市教研院、区教研院STEM教育相关资讯以及网络资源,通过教研、共享的方式,提高学科教师的理论素养。
2.聘请管主任来指导教研活动,提升STEM课程开发和具体实施的专业引领。
3.努力创建各种交流平台,营员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借鉴同行的先进经验,不断提升STEM教育的实践水平。
阶段(实施时间) | 工作安排 | 工 作 内 容 | 工作 成果 |
第一阶段(2019年3-4月) | 制定STEM课程实施工作计划 | 根据校本资源及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工作计划。 | 课程实施方案 |
第二阶段(2019年15月—2019年12月) | STEM课程实施阶段 | 形成相关的课题研究, 1、 以项目式为载体,开展教学研究,形成教学案例。 2、 确定项目设计模式的范式 | |
参加STEM课程培训。 | 教研记录、培训笔记 | ||
邀请专家指导 | 学习心得 | ||
STEM课程观摩课 | 教学设计、反思、感悟 | ||
第三阶段(2020年1月—2月) | STEM课程总结阶段 | 1.STEM课程课例展示 | |
2.学生作品整理并展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