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课内,拓展课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教研组期初计划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语文学科组在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指导下,在学校全面领导下,结合学校教师结构特点,以及新教材的进入引发的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继续将“核心素养”视野下,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深度开发与转化为大目标之一。并且本学期还将课外阅读体系的建构纳入整个大目标之中。以专题研究为抓手,以项目组先行,各校区分层实施,课内教学与课外拓展相结合,积极开展多层面立体式研究,提升语文老师的实践智慧、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二、四大目标。
围绕本学期主题,本学期的具体目标分为课堂教学和课文拓展两个方面,相应形成以下内容:
(一)课堂教学
1、 通过继续深入专题研究,有效落实育人价值的系统研究。
2、 通过新教材研读备课,有效提升教师育人价值开发的意识与能力。
(二) 课外拓展
1、通过课外阅读书目调整梳理,更新丰富课外阅读内容。
2、通过新型网络平台试点使用,创新课外阅读评价方式。
三、实施路径。
一、课堂教学质量紧抓不放。
1、从教研组活动抓质量——夯实教研组常规建设,巩固教研组评课机制。
上学期,语文教研组在评课机制上做了小小改变。为了让教研组研讨更高效、更聚焦,在以往教研组研讨的基础上,新增环节。“1+1+1”方式,促进备课组自能研究,将“类文教学”研究更接地气,真正做到“全、实、深。”通过一学期的试行,我们感受到采用这样的方式,让全体语文老师都浸润在研究的氛围中,更好地推动育人价值的开发。但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备课组进行一次本组“类文教学”研究路径介绍这一板块中,还需要介绍得更为具体详尽,或使用案例的方式,或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听者更为清晰。
★围绕本备课组选择的类文进行现场教学后备课组成员评课过程中,现场生成的内容比较少,准备过于充分。
★其他备课组一位教师评课中,年轻教师参与得较多,更多有丰富经验的老师还没有机会发表看法。
因此在反思的基础上,本学期在新评课机制下,将制定更为细致、详尽的评课守则,以夯实教研组常规建设,巩固教研组评课机制
2、从备课组抓质量——扎实备课组日常研讨,提高日常研究质量。
一二年级编写新教案:
统编版教材的进入,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少的冲击。教材难度的增加,容量的增大,要求的提高,以及目标的多元,都使得语文老师不得不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在新教材、新形势下的新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常规·····教学进度容不得我们停下脚步来慢慢思考,边思边做,边研究,边实践是最好的方式。因此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在校长室的指导下,一二年级备课组进行统编版教材教案的编写。分别成立“编写组”、“审核组”、“整理组”,由各校区的年轻教师组成“编写组”,每人精备一到两篇教材,包括相应的多媒体资料。继而由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的“审核组”进行审核修改,最后由“整理组”成员将所有资料打包上传,成为一二年级共享的资料。每位老师在共享教案、多媒体材料时,还需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资源。
这样的方式,让各个层面的老师都有了与教材亲密接触的机会,通过备课、修改,也提升了老师的基本素养。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属于一二年级老师自己的资源库。
三——六年级选编类文:
上学期,本部二、四年级,凤凰二年级、华润四年级备课组分别在教研组层面呈现了四堂“类文教学”。应该说,对这两个年段,教师选则什么主题,选择用什么样的文本组成类文进行教学,以及该年段学生的兴奋点、难点等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通过课堂教学、议课评课,我们发现因为识字量、知识储备的关系,“类文”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比较困难。因此,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将组织三到六语文老师,就本年级教材进行梳理,确定适合本年段、本班级学生的“文体类”或“能力类”,借助备课组、教研组研讨课,将育人价值落地。
二、课外阅读建构成新体系。
1.课外阅读书目再更新,提升学生全面素养。
每个学期初,语文教研组都会组织各备课组针对该年段学生,进行本学期的课外阅读书目的整理和补充。经过一段时间积累,我们发现阅读书目比较丰富,但是不够有序,目标不够明确,提升点不够清晰,书目的类别也相对比较统一,文学性有余,其他性不足。鉴于这一情况,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将本学期阅读书目进行再次更新。分别从主题类、能力类、文体类、与教材匹配类进行归类补充。涉及文学性、科普性、历史性等,使得学生阅读面更广,提升全面素养。并形成每月一本必读书目,两本或三本选读书目。
2.课外阅读评价有创新,促进学生阅读兴趣。
上学期,因为读书节的关系,各备课组的课外阅读评价反馈都有了不少的创新,在节点展示环节也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课外阅读评价反馈必须重在日常,及时点评,及时反馈,及时交流才能将阅读效果放到最大化。以往传统评价以“阅读分享课”、“制作小报”、“课本剧表演”等方式来进行,虽然效果也可以,但不一定能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投入,人人有收获。特别是制作小报,已经成为阅读评价中的“鸡肋”。因此,改变评价方式,激发新一轮的阅读兴趣,是当务之急。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将集合每位老师的力量,利用学校引进的网络平台,改革评价方式。分为以下几步:1.教师根据每月书面进行命题。2.导入网络系统,形成问卷。3.学生阅读结束后,登录进行答题,获得相应积分。4.教师登录,查询本月阅读情况,进行阅读反馈。5.阅读积分将纳入学生语文过程性评价之中,成为总成绩的一部分。
评价方式的改革,带来的是教师课外阅读教学的方式,是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是整个语文成绩评价的改变。这是一个长期任务,本学期将先进行网络平台试验和部分年级试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