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推进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构建生命课堂的研究》,构建促进孩子主动、健康发展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东青实验学校于2019年4月2日下午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常青藤成长营读书沙龙活动,全体青年教师成长营成员基于前期的成长营月汇报课和新基础教育理论学习,开展反思、分享、交流学习活动。
本次沙龙活动分小组进行,语文组由课程指导中心汪海英老师主持,各位成员结合成长营月汇报课,结合之前学习的新基础理念,对照新基础课堂评价表,对自己的课进行了反思和重建。尤俊芳老师结合自己的汇报课和理论学习,进行了反思重建,并提到的在课堂上自己还存在的众多提升空间。缪露老师更加关注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结合叶澜教授提出的“差异是资源”的观点,总结出将任务下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通过互动发挥差异的价值资源。刘树楠老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深度剖析,反思重建,对自己的课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结合孔子提出的教学相长的观点与新基础提出的“教与学关系的转化”,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成人的思维与学生的思维,或是看问题的角度上其实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这需要老师善于聆听学生的看法。黄玥老师分享的语文说明文设计思路让大家耳目一新,她在汇报课上以独立思考及小组思考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在课堂上自由发挥,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上得到的充分体现。卢申辉老师和姚娟老师也从学科育人,教学环节设计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接着汪老师就新基础的育人价值和青年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并结合大家的交流分享与具体课例对青年教师进行有效指导。
数学组由教师发展中心梅英媛老师主持,活动中郭可雨老师提到:在课堂上自己还存在的众多问题,梅老师给出相应建议,指出对于小学低年级教学,问题放下去的指向性要足够明确,开放式的导入可有针对性地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低年级表达能力较弱,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引导;新基础中提到的生生互动也是指经过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通过互动能实现全员参加。卢彬彬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点明自己的观点“一节好课必须是一节常态课”,数学的教学过程应是结合新基础理念让学生体悟、自觉生长、运用反馈和内化提升的过程。针对沈虹老师提出的五轮教学反思、五轮教学重建,用好结构教学、渗透专业思想,梅老师还提醒真正的重心下移,是要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参与课堂。吴烨老师分享的复习课设计思路和坎佳虹老师的有魂的数学课,都让大家感受到了反思重建在日常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梅老师总结:青年教师除了日常的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梅老师分享了自己设计学习单的方法,给青年教师提供了具体的备学生的思路和方法。
英语组和综合组由教师发展中心毛刘红主任主持,活动中,陈晴和徐聂鑫老师就自己的汇报课,结合理论进行了反思重建。在重建中,她们更加关注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将任务下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同时关注到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确保每人都有任务,且任务难度适合他们的认知。范佳怡和刘宁洁老师就自己的课堂进行深度剖析,对自己的课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顾钰倩老师和金赟老师也从学科育人,教学环节设计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后,毛主任就新基础的育人价值和青年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并对青年教师提出希望,勤钻研,多学习,根据不同的课型,形成一定的结构,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此次读书沙龙活动,除了给青年教师提供自我反思、交流碰撞的机会,也进一步指导新教师在课堂在如何更有效地开放导入、互动交流、拓展延伸,促进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更好地成长。这次活动对青年教师与学生共享生命成长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撰稿:汪海英 尤俊芳 沈虹 徐聂鑫 摄影:汪海英 审核:梅英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