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二实小老师们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结构教学研究”这一课题,展开实践,勇于探索,并尝试与数字化学习结合在一起。6月5日,老师们不畏酷暑,齐聚一堂,展示了近期的研究成果,并邀请了常州市教科院潘小福副院长作专业引领。
勇于尝试 发挥数字化优势
谢荟老师执教了一节精彩的《认识角》。 这节课充分运用了数字化工具,学生人手一台ipad,兴趣盎然;动动鼠标比较角的大小,简明高效;老师拍摄学生资源投屏,动态直观;学生作业及时反馈正确率,清楚明了。数字化的参与让整个课堂更加生动高效。谢老师从两级分类入手,聚类分析特征,从而引出角的概念。然后再通过平面图形中找角,生活中找角,让学生深入对角的认识。最后,通过用各种工具创造角,体会了角有大有小,并且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反思课堂 专注培养核心素养
课堂结束后,谢老师反思了自己的课堂。她说经过几次试上磨课,这次的课堂比之前更灵动了,但角的概念的出示还是感觉不流畅,学生体悟不深。潘院长就谢老师的疑惑,向全体老师又抛出了几个问题:数字化教学带给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如何在课堂中切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分类在什么时候进行才更有效?数学的抽象怎样落实……这些问题引发了在场所有老师的凝心思索。
解读教材 专家引领新视角
潘院长的高位引领为老师们开拓了新的视角。如何在课堂中切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是得精心研读教材编排:一是求同存异,横向研读苏教版教材就这一内容不同时期的教材有何区别?新教材为什么要这样改编?纵向研读同一时期不同版本教材的区别,看看人教版,北师大版教材是怎么编排内容的?二是高观点视角。老师们要研读初中的教材就这一内容时如何教学的,做到心知肚明,这样在小学教学这个内容时,能分主次,抓重点。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更明确了研读教材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也会在日常教学中,继续研究的步伐,发挥数学的学科育人价值。
(文:徐洁 摄:路叶娜 审:路叶娜)
![]() ![]() |